大黄甘遂合用治疗肝硬化腹水一例

水蓄可以导致血行阻滞,血瘀亦可影响水液分布运行,“水阻则血不行,血不利则为水”。水与血相互影响,相互瘀结,如水蛊、血蛊相当于肝硬化之腹水,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腹部膨隆,见青紫筋脉,全身或手足有红缕赤痕(蜘蛛痣),大便色黑,小便赤,或见吐血、衄血等,治宜活血化瘀,健脾利湿。此时若单纯祛瘀,则因蓄水不除压抑脉道,使血行阻滞,终致瘀血难消,单纯逐水则会因瘀血障碍,津液敷布及排泄受阻,使水瘀互阻而加重。故两者必兼施,方能达到瘀水并除之目的。宗“留者攻之”、“去菀陈莝”,创祛瘀逐水之法。《金匮要略》有大黄甘遂汤为攻瘀逐水之代表方剂。大黄破瘀,甘遂逐水为瘀水并除之要药。笔者以此二药合用治疗肝硬化腹水颇效。

如1980年6月所治于某,男,32岁,脾大性肝硬化高度腹水,如抱瓮,膨胀难以忍受,用中西利尿药皆无效,腹壁静脉曲张,小便点滴不通,身体尫羸,面色萎黄。张老为之处方:大黄15g,甘遂10g,海藻30g,牵牛40g,白术20g,茯苓30g,桃仁15g,党参20g。大黄与甘遂合用,合参、术、苓消补兼施,初服尿微增,连服小便渐增,大便日行2-3次,所下皆清水,腹胀见松,连服20剂小便一昼夜增至3000mL,腹水全消,基本缓解,随访此病人已上班2年,情况良好。

编者按:甘遂为峻猛逐水之品,但因其难溶于水,故临床上多作丸散剂服用,用于丸散剂,往往1~2g即可令腹痛腹泻,张老煎服其峻猛之力较丸散剂为稍逊,但用量10g亦非常人能处之。故读者应该辨证准确方可运用,临床运用时可先小剂量运用:如患者可以耐受则逐渐加量,以防过量带来副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35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高血脂的偏方2

    海带绿豆汤常饮降血脂材料:海带150克,绿豆150克,红糖150克。制法:将海带浸泡,洗净,切块;绿豆淘洗净,共煮至豆烂,用红糖调服。每日二次,可连续食用。功效:清热,养血。治高血…

  • 简单易行的护发秘诀

    拥有一头光亮润泽的秀发,是每一个青春女孩共有的心愿。以下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护发方法,可供您在日常生活中借鉴:茶水护发在洗完头发以后,再用茶水冲洗,可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啤酒护…

  • 胃扭转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治法】益气升降,温中健胃。【方名】益气转胃方。【组成】黄芪30克,升麻10克,酒大黄6克,枳壳6克,怀牛膝30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

  • 头痛难忍、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心脏无力、高血压良方

    (1)蕃石榴8个切片(硬的比较有效),下锅煮3碗水,煮滚10分钟就可喝,饭前才有效。(2)新鲜金针菜半斤,4碗水煮10分钟就可喝,饭后喝比较有效。

  • 血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治法:清热凉血,佐以利湿。方药:鲜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白…

  •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艾草又称艾蒿,自古以来,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语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当端午节之际,都有家中门窗悬挂艾草或燃烧艾草的习俗。无论是南…

  • 洁齿方六

    地骨皮、郁李仁、生干地黄、杏仁各30克,川升麻45克,藁本、麝香、露蜂房各15克。将药捣细过筛为散,每用3克,以纱布包裹,常含咽津。本方可治齿黄黑枯燥无泽者。

  • 党参生鱼

    [原料]党参20克,胡萝卜50克,料酒、酱油、姜、葱各10克,盐5克,味精、白糖各3克,素油50克,鲜汤200克,香菜30克。[做法]1.将党参润透,切成3厘米长的段;胡萝卜洗净,…

  • 慢性支气管炎病的预防及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主要症状少数人是由急性支气管炎未治愈而转为慢性支气管炎,大多数是隐潜发病。主要病因有细菌感染、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

  • 治小儿遗尿方2

    原料:大甘草头适量。制法:水煎。用法:睡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