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慈姑

竻慈姑
(《岭南采药录》)

【异名】天河芋(《岭南采药录》),刺芋(《广州植物志》),水竻钩(《陆川本草》),勒蒙、竻芋、竻藕(《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刺芋的根茎。

【植物形态】刺芋
有刺草本。根茎圆柱形,径约2.5厘米,有结节及硬刺,旁生侧根。叶革质,长15~45厘米,幼时戟形或箭形,而有阔或狭的基生裂片,老时常宽甚于长,羽状深裂,基部心形,裂片披针形,长渐尖,有主脉1条,沿背脉有刺;叶柄圆柱形,长60~120厘米,有刺,基部有鞘。佛焰苞长20~35厘米,血红色。旋扭状,仅基部张开;肉穗花序长约2.5厘米,结果时5~10厘米,宽约2.5厘米,密花;花两性,由上及下开放。浆果倒圆锥形,有棱5~6,如葡萄状。花期夏月。
生于阴湿山谷、泽地、池塘。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圆柱状,表皮棕褐色,有隆起结节及锐利的硬刺,节间长约6~7厘米。有残留侧根痕及向里卷曲的叶柄基部。药材多切成斜片状,断面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性,有许多棕色小点。味麻辣。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

【性味】①《陆川本草》:"性凉,味淡。"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口渴,肺热咳嗽,小便黄赤,皮肤热毒。

①《岭南采药录》:"解毒。烂头、烂脚,煎水洗之;小儿胎毒、烂肉,煎水洗及为末掺之。"

②《陆川本草》:"消炎,解毒,利尿。治身热、口渴,头痛,小便黄赤,一般热性病。"

③《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尿,消肿散瘀。治肺热咳嗽,肠胃热毒,小便亦热,营养性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苋(《本经》) 【异名】苋菜(李当之《药录》),青香苋(《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 【植物形态】苋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0~150厘米。叶…

  • 大蓟_大蓟治疗什么病_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老虎脷、刺萝卜、驴扎嘴、马刺…

  • 熊掌_熊掌可以食用吗_熊掌的作用和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熊蹯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胃;补气血;祛风湿。主脾胃虚弱;诸虚劳损;风寒湿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熊科动物黑熊和棕熊的足掌。 原形态:1.黑熊,…

  • 金猫头_金猫头治什么病_金猫头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滑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 性味:味甘;淡;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痛经;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四棱杆_四棱杆是中药吗_四棱杆多吃有影响吗

    基础信息 别名:香茶菜、山苏子、猛一撒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肝炎;胃炎;乳腺炎;闭经;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

  • 蛴螬

    蛴螬(《本经》) 【异名】蟦(《尔雅》),蟦蛴(《本经》),应条(《吴普本草》),地蚕(郭璞),蜰齐、敦齐(《别录》),乳齐(陶弘景),土蚕(《安徽药材》),老母虫(《四川中药志》…

  • 橡实壳

    橡实壳(《唐本草》) 【异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 【来源】为壳斗种植物麻栎的壳斗。植物形态详"橡实"条。 【化学成分】…

  • 赶风柴_赶风柴泡水喝的功效_赶风柴治疗肝病

    基础信息 别名:节节红、饭汤叶、贼佬药、大斑鸠米、白花茶 性味:涩微辛苦;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咳血;吐血;便血;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疮毒溃烂 生长采…

  • 金盏菊_金盏菊是中药吗_金盏菊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大金盏花、水涨菊、山金菊、灯盏花、月月红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调经。主中耳炎;月经不调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全草。 原…

  • 槲实仁

    槲实仁(《纲目》)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槲皮"条。 【采集】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除去壳斗及种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通风干燥处。 【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