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苋菜

竻苋菜
(《岭南采药录》)

【异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苋科植物刺苋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刺苋(《台湾府志》)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厘米至1米左右,多分枝。茎有时呈红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10厘米,宽1~3厘米,两端渐狭,全缘或微波状,中脉背面隆起,先端有细刺;叶柄几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叶腋有坚刺1对。花单性,雌花簇生于叶腋,呈球状;雄花集为顶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圆柱形穗状花序;花小,绿色或绿白色,刺毛状苞片约与萼片同长成过之;萼片5;雄蕊5。胞果近卵形,盖裂。花果期5~10月。
野生于荒地或圃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夏、秋可采。

【化学成分】根含黄酮甙、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性味】甘,寒。

①《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寒,无毒。"

②《陆川本草》:"味淡,性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冷利,无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痢疾,便血,浮肿,白带,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喉痛,蛇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取叶茎煎饮,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痢;煎水洗痔疮,消水肿;又捣烂以之擦血癣。"

②《福建民间草药》:"消痈散结,杀虫解毒。"

③《陆川本草》:"解热毒,消肿。治湿热浮肿,暑天热气皮疹溃烂出水。"

④《广西中药志》:"清热利湿,利大小肠。治痢疾,大便出血及湿热肚痛,外用可捣烂敷疮。"

⑤《闽东本草》:"治牙龈糜烂,臁疮出血,痈疽厅疖,腐蚀恶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宜忌】《广西中药志》:"虚痢日久及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痢疾:鲜刺苋根一两,红糖半两。酌加水,煎取半碗,饭前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妇女白带:鲜刺苋根一至二两。水煎,加些冰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胆结石:鲜刺苋全草(绿茎较好)六两,猪小肠一段。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福建中草药》)

④治甲状腺肿大:鲜野苋菜根和茎二两,猪肉二两(或用冰糖五钱代之)。水煎于饭后温服,日服两次,连续服十余天。妇女经期及孕妇忌服。

⑤治瘰疬:鲜刺苋全草或鲜根茎二至三两。水煎调酒服。

⑥治湿疹:刺苋全草适量。水煎,加食盐少许,洗浴患处。(④方以下出《福建中医药》(6):38,1962)

⑦治痔疮肿痛:鲜刺苋叶一握。煎汤熏洗,每日一、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痈疽疔疖:鲜刺苋叶适量,调冬蜜捣烂敷贴,日换一、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牙龈糜烂出血:刺苋烧灰,研末擦。(《闽东本草》)

⑩治咽喉痛:鲜刺苋根一两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⑾治臁疮:刺苋和桐油捣烂贴患处。(《闽东本草》)

⑿治蛇咬伤:鲜刺苋全草二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一握,以开水洗净,捣烂敷贴伤口。(《福建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溃疡病出血
新鲜竻苋菜根半斤,洗净切片,加水煎熬3~4小时,去渣浓缩成150~200毫升口服,每天1剂。治疗18例,痊愈15例(呕吐咖啡色液停止,大便转黄,潜血试验阴性),好转2例(大便转为棕色,潜血试验弱阳性),无效1例。治愈病例止血时间3天内1例,4~6天4例,7~13天10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0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野荔枝_野荔枝可以入药吗_野荔枝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山荔枝 性味:味涩;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痢疾;外伤出血;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尖叶四照花的花或叶。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

  • 青鱼胆

    青鱼胆(《食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青鱼的胆或胆汁,动物形态详"青鱼"条。 【采集】青鱼剖腹后,割取胆囊,悬挂通风处阴干。鲜用随时采集。 【性味】《纲目》:"苦,寒,无毒。"…

  • 麻黄

    麻黄(《本经》) 【异名】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狗骨(《广雅》)。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植物形态】①草麻黄,又名:华麻黄。…

  • 山肉桂

    山肉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土肉桂、三条筋、小粘药(《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樟的茎皮。 【植物形态】钝叶樟常绿乔木,高达15米,树皮褐色,有香…

  • 薏苡叶

    薏苡叶(《本草图经》)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植物形态详"薏苡仁"条。 【采集】夏、秋采取。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功用主治】①《本草图经》:"为饮香,益中空膈。" …

  • 鳢鱼肠

    鳢鱼肠(《别录》) 【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动物形态详"鳢鱼"条。 【功用主治】《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蚛骭,良久即去之。"

  • 通天草

    通天草(《饮片新参》) 【异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植物形态详"荸荠"条。 【采集】7~8月间,将茎割下…

  • 石香赛

    石香赛(《四声本草》) 【异名】石苏(《开宝本草》),蚊子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石艾,独行千里(《陆川本草》),青香薷(《中药志》),五香草(《杭州药植志》),细叶香薷(《湖…

  • 雉脑

    雉脑(《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脑,动物形态详"雉"条。 【功用主治】《纲目》:"涂冻疮。" 【选方】治冻面、冻耳并诸冻疮久不瘥,年年发歇,先痒后痛,然后肿破黄水及血出不止…

  • 假葡萄

    假葡萄(《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茎叶。 【植物形态】小果野葡萄木质藤本,有间断性卷须。枝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