竻苋菜

竻苋菜
(《岭南采药录》)

【异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苋科植物刺苋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刺苋(《台湾府志》)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厘米至1米左右,多分枝。茎有时呈红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10厘米,宽1~3厘米,两端渐狭,全缘或微波状,中脉背面隆起,先端有细刺;叶柄几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叶腋有坚刺1对。花单性,雌花簇生于叶腋,呈球状;雄花集为顶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圆柱形穗状花序;花小,绿色或绿白色,刺毛状苞片约与萼片同长成过之;萼片5;雄蕊5。胞果近卵形,盖裂。花果期5~10月。
野生于荒地或圃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夏、秋可采。

【化学成分】根含黄酮甙、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性味】甘,寒。

①《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寒,无毒。"

②《陆川本草》:"味淡,性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冷利,无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痢疾,便血,浮肿,白带,胆结石,瘰疬,痔疮,疔疮,喉痛,蛇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取叶茎煎饮,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痢;煎水洗痔疮,消水肿;又捣烂以之擦血癣。"

②《福建民间草药》:"消痈散结,杀虫解毒。"

③《陆川本草》:"解热毒,消肿。治湿热浮肿,暑天热气皮疹溃烂出水。"

④《广西中药志》:"清热利湿,利大小肠。治痢疾,大便出血及湿热肚痛,外用可捣烂敷疮。"

⑤《闽东本草》:"治牙龈糜烂,臁疮出血,痈疽厅疖,腐蚀恶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宜忌】《广西中药志》:"虚痢日久及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痢疾:鲜刺苋根一两,红糖半两。酌加水,煎取半碗,饭前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妇女白带:鲜刺苋根一至二两。水煎,加些冰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胆结石:鲜刺苋全草(绿茎较好)六两,猪小肠一段。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福建中草药》)

④治甲状腺肿大:鲜野苋菜根和茎二两,猪肉二两(或用冰糖五钱代之)。水煎于饭后温服,日服两次,连续服十余天。妇女经期及孕妇忌服。

⑤治瘰疬:鲜刺苋全草或鲜根茎二至三两。水煎调酒服。

⑥治湿疹:刺苋全草适量。水煎,加食盐少许,洗浴患处。(④方以下出《福建中医药》(6):38,1962)

⑦治痔疮肿痛:鲜刺苋叶一握。煎汤熏洗,每日一、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痈疽疔疖:鲜刺苋叶适量,调冬蜜捣烂敷贴,日换一、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⑨治牙龈糜烂出血:刺苋烧灰,研末擦。(《闽东本草》)

⑩治咽喉痛:鲜刺苋根一两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⑾治臁疮:刺苋和桐油捣烂贴患处。(《闽东本草》)

⑿治蛇咬伤:鲜刺苋全草二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一握,以开水洗净,捣烂敷贴伤口。(《福建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溃疡病出血
新鲜竻苋菜根半斤,洗净切片,加水煎熬3~4小时,去渣浓缩成150~200毫升口服,每天1剂。治疗18例,痊愈15例(呕吐咖啡色液停止,大便转黄,潜血试验阴性),好转2例(大便转为棕色,潜血试验弱阳性),无效1例。治愈病例止血时间3天内1例,4~6天4例,7~13天10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0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牛嗓管_牛嗓管可以入药吗_牛嗓管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泡通、大泡通、饭包叶、伞把木、三叉木、隔子通、大通塔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通便。主跌打肿痛;骨折;牙痛;脘腹疼痛;便秘;无名肿毒 生长采收 …

  • 雉子筵_雉子筵的副作用_雉子筵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莓叶委陵菜、瓤子、满山红、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菜瓢子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主疝气,干血痨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

  • 稻草

    稻草(《滇南本草》) 【异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粳米"条。 【化学成…

  • 秋海棠

    秋海棠(《纲目拾遗》)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花朵。 【植物形态】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群芳谱》),相思草(《漳州府志》),断肠草(《大观录》)。多年生草本,地下…

  • 接骨木_接骨木治什么病_接骨木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木蒴藋、续骨木、扦扦活、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铁骨散、接骨丹、七叶金、透骨草、接骨风、马尿骚、臭芥棵、暖、骨树、自草柴、接骨草、青杆错、白马桑、大接骨丹、大婆参…

  • 绣球防风

    绣球防风(《滇南本草》) 【异名】绣球草、蜜蜂草、紫药(《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全草。 【植物形态】绣球防风一年生草本,高30~140厘米,全体密被污黄色…

  • 兔骨

    兔骨(《别录》)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动物形态详"兔肉"条。 【性味】①《药性论》:"味甘。"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酸,无毒。" 【功用主治】治消渴,…

  • 羊血

    羊血(《唐本草》)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为多种蛋白质。此外,尚含少量脂类(包括磷脂和胆甾醇)、葡萄糖…

  • 小飞蓬_小飞蓬的中药用途_小飞蓬的药理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祁州一枝蒿、蛇舌草、竹叶艾、鱼胆草、苦蒿、破布艾、臭艾、小山艾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 马蔺_马蔺的功效与作用_马蔺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旱蒲、马帚、剧草、三竖、豕首、荔、马薤、蠡草、高诱注、马莲、铁扫帚、箭杆风 性味:苦;微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主喉痹;淋浊;关节痛;痛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