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鱼

鳢鱼
(《本经》)

【异名】蠡鱼、鲖鱼(《本经》),蜾(《说文》),鲡、鯣(《广雅》),黑鳢鱼(《本草图经》),玄鳢、文鱼(《埤雅》),黑鲤鱼(《本草衍义》),黑鱼(《日用本草》),乌鱼(《滇南本草》),黑火柴头鱼(《医林集要》),蛇皮鱼(《医林纂要》),乌棒、活头(《中国动物图谱·鱼类》)。

【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肉或全体。

【动物形态】乌鳢(《医林集要》)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体长约30余厘米;头尖而扁平,头上覆盖鳞片。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倾向前突出,向后达列眼的后缘。上下颌骨、锄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眼位于头侧前上方。鳃耙10~13。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折断,折断处两段相隔2行鳞片;侧线鳞60~67。背鳍、臀鳍均长,达到尾鳍基部。背鲔47~52。胸鳍短12~13,末端约达腹鳍中部;腹鳍Ⅰ8,不达臀鳍。臀鳍31~33。尾鳍圆形。全体灰黑色,背部与头面较暗,腹部较淡。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两条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和尾鳍均具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和腹鳍呈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生活于江河、湖泊、池沼中,喜栖于水草较多及有污泥的浑浊水底。为一种凶猛的食肉鱼类,以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产卵期6~7月。冬季处于蛰居状态。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河流、湖沼中均有。

本动物的血(鳢鱼血)、胆(鳢鱼胆)、肠(鳢鱼肠)亦供药用,番详专条。

【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8克,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索0.25毫克,尼克酸2.8毫克。曾从其1公斤肌肉中,分离出组氨酸100毫克;又证明尚含3-甲基组氨酸。

同属动物纹鳢尾部肌肉含瓜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等18种游离氨基酸;其肌肉、血清、肝脏、性腺中的钙含率,冷季上升,无机磷含率则下降;维生素C含率夏季比冬季高。又同属动物线鳢及眼鳢鱼粉含可利用的蛋氨酸2.40~2.86克/16克N,即相当于总蛋氨酸的72~90%,比青鱼、鳘鱼、鰛鱼鱼粉的蛋氨酸含率都高。线鳢新鲜肌肉不含组胺,开始腐坏时,即生此物质,在5℃以下保存时,可抑制其腐坏。皮及鳞中含羟基脯氨酸、脯氨酸,顺次为6.04(皮)、7.35(鳞),9.48(皮)、12.93(鳞)克/100克蛋白质。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无毒。"

③《日用本草》:"有微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补脾,利水。治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

①《本经》:"主湿痹,面目浮肿,下大水。"

②《别录》:"疗五痔。"

③孟诜:"下大小便拥塞气。又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之,效。"

④《本草图经》:"主妊娠有水气"

⑤《滇南本草》:"大补血气,治妇人干血痨症,煅为末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虚损。"

⑥《医林纂要》:"补心养阴,澄清肾水,行水渗湿,解毒去热。"

⑦《本草求真》:"补脾利水。"

⑧《本草再新》:"强阳养阴,退风去湿。治妇人血枯,经水不调,崩淋二带,理腰脚气。鳞、尾败毒去风,养肝益肾,通经利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火上烤熟食。

【选方】①疗肿满:鳢鱼合小豆白煮食。(陶弘景)

②治十种水气病:鳢鱼一头,重一斤以上,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食医心镜》)

③治卒身面浮肿,小肠涩,大便难,上气喘息:鳢鱼二斤(洗去鳞、肠,令净),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泽漆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桑根白皮(锉)一两,紫苏茎叶一两。上药细锉,先以水五升,煮鱼取汁三升,去鱼纳药,煮取二升,去滓,每于食前温服一中盏,其鱼亦宜食之。(《圣惠方》鳢鱼汤)

④治水肿腹大:活鳢鱼去腹垢,入独颗蒜令满,外涂湿黄泥,炭火炙食,屡效。(《本经逢原》)

⑤治肠痔,每大便常有血:鳢鱼脍,姜、虀食之。忌冷毒物。(《外台》)

⑥治一切风疮顽癣疥癞,年久不愈者:黑火柴头鱼一个,去肠肚,以苍耳叶填满,外以苍耳安锅底,置鱼于上,少少着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入盐、酱,功效甚大。(《医林集要》)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蠡鱼:乃益脾除水之要药也。上虚则水泛滥,上坚则水自清。凡治浮肿之药,或专于利水,或专于补脾,其性各自为用。惟蠡鱼能导横流之势,补其不足,补泻兼施,故主下大水及湿痹,面目浮肿。五痔因湿热所生,水去则湿热自除。""孟诜主下大小便壅塞气,作脍与脚气、风气人食良;苏颂主妊娠有水气,并取其除湿、下水、益脾之功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4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秋枫木_秋枫木有治癌的功效吗_秋枫木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秋风、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大秋枫、过冬梨、重阳木 性味:味辛;涩;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消积。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 生长采收 …

  • 常山

    常山(《本经》) 【异名】互草(《本经》),恒山,七叶(《吴普本草》),鸡骨常山(陶弘景),翻胃木(侯宁极《药谱》)。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根。 【植物形态】黄常山落叶灌…

  • 蛇葡萄_蛇葡萄的副作用_蛇葡萄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酸藤、山葡萄、爬山虎、野葡萄、烟火藤、山天萝、过山龙、母苦藤、酸古藤、禾黄藤、禾稼子藤、绿葡萄、假葡萄、水葡萄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止血;解毒。主…

  • 水晶花_水晶花的功效与作用_水晶花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黑细辛、四大天王、土细辛、四大金刚、四块瓦、平头细辛、红线草、对叶四块瓦、四叶对 性味:微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

  • 鳝鱼皮

    鳝鱼皮(《纲目》)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皮,动物形态详"蟮鱼"条。 【功用主治】《圣惠方》:"治妇人乳结硬疼痛。取蟮鱼皮烧灰,捣细罗为散,空心以暖酒调下一钱服之。"

  • 游草

    游草(《四川中药志》) 【异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的全草。 【植…

  • 锈钉子

    锈钉子(《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山黄豆、大红袍、大和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硬毛杭子梢、山皮条、地油根、白蓝地花(《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 …

  • 雀梅藤_雀梅藤是中成药吗_雀梅藤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刺杨梅、对节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对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祛风利湿。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

  • 水柏枝

    水柏枝(《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砂柳(《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水柏枝的嫩枝。 【植物形态】水柏枝落叶灌木,高1~2米。茎直立,具多数分枝,光滑。叶互生…

  • 雀_雀治什么病_雀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嘉宾、家雀、瓦雀、宾雀、麻禾雀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益精固涩。主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疝气;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百日咳;痈毒疮疖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