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配方,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 本方治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医方考》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

本方与温里剂的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其不同者,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肾阳虚者,加附子以温肾助阳。

3.现代运用: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均可用之。

【附方】

1.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各等分(各6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现多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2.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即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3g) 半夏一钱五分(4.5g) 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3.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人参一钱(3g) 白术二钱(6g)  甘草七分(2g) 陈皮八分(2.5g)  半夏一钱(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七分(2g)  上加生姜二钱(6g),水煎服。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4.保元汤(《博爱心鉴》)  黄芪三钱(9g) 人参一钱(3g) 炙甘草一钱(3g) 肉桂五分(1.5g) (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时服。功用:益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以上四方均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异功散益陈皮侧重于益气健脾,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六君子汤配半夏、陈皮,重在益气和胃,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气逆或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伍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功在益气和胃,行气温中,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三方配伍的共同点均为补气药与行气化痰药相配,使补气而不滞气,消除痰湿停留,促进脾胃运化,宜于脾胃气虚兼有气滞及痰湿中阻之证。保元汤中应用补气药为主,配伍少量肉桂以助阳,功能益气温阳,适用于小儿元气不足诸证。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临床报道】

四君子汤为脾胃病基础方,其加味运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者报道很多。胡氏等为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将65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加味四君子汤、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64.10%,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显效率38.46%,总有效率73.0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胃排空均有显著改善。说明加味四君子汤治疗FD具有较理想而可靠的疗效。[胡建芳,等. 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9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0;16(11):3]

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缺锌获较好疗效。治疗组50例,用本方加味,每日1剂;对照组40例,以葡萄糖酸锌治疗,1mg/kg·d计算,分2次服。疗程均为3月。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治疗后发锌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赖意芬.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缺锌5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2;34(1):20]

【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并从胃、十二指肠肌电及脑─肠肽浓度方面探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利血平制作实验性脾虚大鼠模型14天后,大鼠随机分为:A组(四君子汤治疗)、B组(六味地黄汤治疗)、C组(自然恢复)、D组(脾虚模型)持续14天;并与E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用同位素检测其胃液体排空功能,用双极银丝电极观察胃窦、十二指肠电活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下丘脑和血浆中胃动素(MOT),胆囊收缩素(CCK)及生长抑素(SS)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大鼠胃排空率下降;MOT和SS在下丘脑及血浆中的水平下降、CCK水平升高;胃电慢波节律、振幅及运动指数均下降(P<0.01, P<0.05)。经四君子汤治疗后上述各值均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经六味地黄汤治疗及自然恢复的大鼠,仅胃和十二指肠电慢波活动有一定改善,但与四君子汤治疗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促进脾虚大鼠胃液体排空,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整下丘脑及血浆中MOT、CCK和SS的水平,调整胃、十二指肠肌电活动有关。[任平,等. 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20(8):596]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阴伤,肝木横逆。【治法】以甘理胃,以酸制肝。【方名】加味脾胃健运汤。【组成】西洋参2.1克(药液煎服),麦冬9克,北五味肉3克,干葛5克,川莲3克,白芍3…

  • 肝癌方二十六

    接骨木30克,半边莲、金丝线各15克,三棱、莪术各10克,青陈皮、车前子各9克,三七0.6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清热解毒,理气化瘀,适用于肝…

  • 补气方一

    椰子1个。将椰子剥去外皮,去壳,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块食之,每次数块。椰子肉,异名椰子瓤,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质。味甘性平,“益气,去风,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本…

  • 天仙藤的功效与作用,天仙藤配伍应用治疗水肿

    周老善用一味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药物——天仙藤,当前研究发现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长期连续服用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可导致肾衰竭。然周老在临床上发现其用于治疗不明原因水肿却有良效,非他药所能…

  • 温胆汤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方法与效果

    【摘 要】目的:探讨温胆汤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失眠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9

    鲫鱼粉30克,生山甲10克,冰片、芒硝各3克,朱砂6克。将药共研细末,混匀,上于子宫1颈糜烂外,隔日冲洗换药1次。本方源于《癌症治验录》,功能去腐生新,适用于宫颈癌中期。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 内科卷》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内科卷》,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 良附丸方歌,良附丸的功效与作用

    〖方源〗 《良方集腋·气痹门》: “治心口一点痛,乃胃脘有滞或有虫,多因恼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终身为痰。俗云心头痛者非也。” 〖组成〗  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

  • 治疗哮喘的偏方20

    泽漆、桂枝、杏仁、党参、法半夏、炙紫菀各9克,炙麻黄、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制用法]先煮泽漆,滤汁煎药服用。[适应证]老年喘咳。

  • 乳腺癌方六

    半枝莲、六耳棱、野菊花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广西南宁反修医院方,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乳房纤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