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油

蒌油
(《纲目拾遗》)

【异名】蒌叶油(《纲目拾遗》)。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植物形态详"蒟酱"条。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治手足红肿或疼,以蒌叶油揉擦,用布包裹。滴耳治耳痛。刀伤刺伤,以棉花浸蒌油贴裹伤处。又治背痈及疖毒,贴之,初起者即解散,已成即速溃脓。亦可敷贴杨梅毒疮、漏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9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毛风藤_毛风藤的功效与作用_毛风藤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白毛英、毛果、毛和尚头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经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野海茄的全草。 原形态:草质藤本,长…

  • 黄羊肉

    黄羊肉(《饮膳正要》)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肉。 【动物形态】黄羊(《饮膳正要》),又名:羳羊(《尔雅》),茧耳羊(《纲目》),蒙古瞪羚、蒙古原羚。体形纤瘦,大小中等。体长1.…

  • 还阳草根

    还阳草根(《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王马先蒿的根。植物形态详"五凤朝阳草"条。 【采集】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微甘,凉。 【功用主治】补益气血,健脾利…

  • 地麻黄

    地麻黄(《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番杏科植物粟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粟…

  • 梧桐白皮

    梧桐白皮(《本草图经》) 【异名】梧桐皮(《履巉岩本草》)。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去掉栓皮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化学成分】树皮含水分40.63%,灰分2.69%,…

  • 喜树叶

    喜树叶(江西《中草药学》) 【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喜树"条。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详"喜树"条。 【功用主治】治疖肿、疮痈初起:喜树嫩叶一握,加食盐少许(捣…

  • 一味药

    一味药 (《贵州民间方药集》) 【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贵州民间…

  • 醋(《别录》) 【异名】苦酒(《伤寒论》),淳酢(《本草经集注》),醯(《别录》),米醋(《食疗本草》)。 【来源】为以米、麦、高梁或酒、酒槽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化学成分】…

  • 南蛇竻根

    南蛇竻根(《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根,植物形态详"苦石莲"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

  • 青果

      青果  FructusCanarli  (英)ChineseWhiteOlive  【别名】 橄榄、白榄、甘榄。   【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