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穴同名异类(聚英)

  一穴二名:

  后顶:一名交冲。强间:一名大羽。窍阴:一名枕骨。脑户:一名合颅。

  曲鬓:一名曲发。脑空:一名颞颥。颅囟:一名颅息。听宫:一名多所闻。

  瘈脉:一名资脉。素髎:一名面正。水沟:一名人中。承浆:一名悬浆。

  廉泉:一名舌本。风府:一名舌本。上星:一名神堂。丝竹空:一名目髎。

  睛明:一名泪孔。巨髎:一名巨窌。肩井:一名膊井。渊液:一名泉液。

  臑会:一名臑髎。大椎:一名百劳。命门:一名属累。风门:一名热府。

  巨阙:一名心募。期门:一名肝募。督俞:一名高盖。

  中膂俞:一名脊内俞。天窗:一名窗笼。天鼎:一名天项。

  天突:一名天瞿。扶突:一名水穴。天池:一名天会。人迎:一名五会。

  缺盆:一名天盖。俞府:一名输府。玉堂:一名玉英。神阙:一名气舍。

  四满:一名髓府。腹结:一名肠窟。冲门:一名上慈宫。气冲:一名气街。

  横骨:一名曲骨端。辄筋:一名神光。阳辅:一名分肉。阴都:一名食宫。

  水突:一名水门。水分:一名分水。会阴:一名屏翳。会阳:一名利机。

  太渊:一名太泉。商阳:一名绝阳。二间:一名间谷。三间:一名少谷。

  合谷:一名虎口。阳溪:一名中魁。三里:一名手三里。少冲:一名经始。

  少海:一名曲节。少泽:一名小吉。天泉:一名天湿。阳池:一名别阳。

  支沟:一名飞虎。蠡沟:一名交仪。中封:一名悬泉。中都:一名中郄。

  三阳络:一名通门。阴包:一名阴胞。阴交:一名横户。委中:一名血郄。

  悬钟:一名绝骨。漏谷:一名太阴络。地机:一名脾舍。

  血海:一名百虫窠。上廉:一名上巨虚。下廉:一名下巨虚。

  阴市:一名阴门。伏兔:一名外勾。太溪:一名吕细。照海:一名阴蹻。

  金门:一名梁关。昆仑:一名下昆仑。飞扬:一名厥阳。附阳:一名付阳。

  仆参:一名安邪。环跳:一名膑骨。申脉:一名阳蹻。涌泉:一名地冲。

  一穴三名:

  络却:一名强阳,一名脑盖。禾髎:一名长顪,一名禾窌。

  客主人:一名上关,一名客主。瞳子髎:一名前关,一名太阳。

  颊车:一名机关,一名曲牙。听会:一名听河,一名后关。

  肩髃:一名中肩,一名偏肩。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

  膻中:一名亶中,一名元见。鸠尾:一名尾翳,一名?骭。

  上脘:一名上管,一名胃脘。中脘:一名太仓,一名胃募。

  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气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

  中府:一名府中俞,一名肺募。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大赫:一名阴维,一名阴关。长强:一名气郄,一名橛骨。

  日月:一名神光,一名胆募。承筋:一名腨肠,一名直肠。

  温溜:一名池头,一名逆注。复溜:一名昌阳,一名伏白。

  阳关:一名阳陵,一名关陵。阳交:一名别阳,一名足窌。

  神门:一名锐中,一名中都。然谷:一名然骨,一名龙渊。

  一穴四名:

  哑门:一名喑门,一名舌横,一名舌厌。

  攒竹: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

  关元:一名丹田,一名大中极,一名小肠募。

  中极:一名玉泉,一名气原,一名膀胱募。

  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一名大肠募。

  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一名肾募。

  承山:一名鱼腹,一名内柱,一名肠山。

  承扶:一名肉郄,一名阴关,一名皮部。

  一穴五名:

  百会:一名三阳,一名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

  章门:一名长平,一名季胁,一名胁髎,一名脾募。

  一穴六名:

  腰俞:一名背解,一名腰户,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髓府。

  石门:一名利机,一名丹田,一名精露,一名命门,一名三焦募。

  名同穴异类:

  头临泣,足临泣;头窍阴,足窍阴;腹通谷,足通谷;背阳关,足阳关;

  手三里,足三里;手五里,足五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九·相天时;千金灸法;宝鉴发灸法

      相天时   《千金》云:“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痃,不可针灸。卒急者,不用此例。”   《下经》云:“灸时若遇阴雾、大风雪、猛雨、炎暑、雷…

  • 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胆家瞳子髎窍…

  • 卷六·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经穴主治   《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

  • 卷一·十二刺应十二经论

      歧伯曰:“凡刺有十二,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二曰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也。三曰…

  • 卷七·八会

      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难经》云:“热病在内者,取会之气穴也。”

  • 卷八·阴疝小便门

      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疝瘕:阴蹻(此二穴,在足内踝陷中。主卒疝,小腹疼痛,左取右,右取左,灸三壮。女人月水不调,亦灸)。   卒疝:丘墟大敦阴市照海。   颓疝:曲泉中…

  • 卷五·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 卷四·内经补泻

      帝曰:“余闻刺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歧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

  • 卷四·素问九针论

      九针式   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   歧伯对曰:“一曰镵针,取法于巾针,头大末锐,末平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二曰圆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针如卵形,圆其末,长一…

  • 卷四·南丰李氏补泻

      《图注难经》云:『手三阳,从手至头,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足三阳,从头至足,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足三阴,从足至腹,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