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穴同名异类(聚英)

  一穴二名:

  后顶:一名交冲。强间:一名大羽。窍阴:一名枕骨。脑户:一名合颅。

  曲鬓:一名曲发。脑空:一名颞颥。颅囟:一名颅息。听宫:一名多所闻。

  瘈脉:一名资脉。素髎:一名面正。水沟:一名人中。承浆:一名悬浆。

  廉泉:一名舌本。风府:一名舌本。上星:一名神堂。丝竹空:一名目髎。

  睛明:一名泪孔。巨髎:一名巨窌。肩井:一名膊井。渊液:一名泉液。

  臑会:一名臑髎。大椎:一名百劳。命门:一名属累。风门:一名热府。

  巨阙:一名心募。期门:一名肝募。督俞:一名高盖。

  中膂俞:一名脊内俞。天窗:一名窗笼。天鼎:一名天项。

  天突:一名天瞿。扶突:一名水穴。天池:一名天会。人迎:一名五会。

  缺盆:一名天盖。俞府:一名输府。玉堂:一名玉英。神阙:一名气舍。

  四满:一名髓府。腹结:一名肠窟。冲门:一名上慈宫。气冲:一名气街。

  横骨:一名曲骨端。辄筋:一名神光。阳辅:一名分肉。阴都:一名食宫。

  水突:一名水门。水分:一名分水。会阴:一名屏翳。会阳:一名利机。

  太渊:一名太泉。商阳:一名绝阳。二间:一名间谷。三间:一名少谷。

  合谷:一名虎口。阳溪:一名中魁。三里:一名手三里。少冲:一名经始。

  少海:一名曲节。少泽:一名小吉。天泉:一名天湿。阳池:一名别阳。

  支沟:一名飞虎。蠡沟:一名交仪。中封:一名悬泉。中都:一名中郄。

  三阳络:一名通门。阴包:一名阴胞。阴交:一名横户。委中:一名血郄。

  悬钟:一名绝骨。漏谷:一名太阴络。地机:一名脾舍。

  血海:一名百虫窠。上廉:一名上巨虚。下廉:一名下巨虚。

  阴市:一名阴门。伏兔:一名外勾。太溪:一名吕细。照海:一名阴蹻。

  金门:一名梁关。昆仑:一名下昆仑。飞扬:一名厥阳。附阳:一名付阳。

  仆参:一名安邪。环跳:一名膑骨。申脉:一名阳蹻。涌泉:一名地冲。

  一穴三名:

  络却:一名强阳,一名脑盖。禾髎:一名长顪,一名禾窌。

  客主人:一名上关,一名客主。瞳子髎:一名前关,一名太阳。

  颊车:一名机关,一名曲牙。听会:一名听河,一名后关。

  肩髃:一名中肩,一名偏肩。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

  膻中:一名亶中,一名元见。鸠尾:一名尾翳,一名?骭。

  上脘:一名上管,一名胃脘。中脘:一名太仓,一名胃募。

  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气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

  中府:一名府中俞,一名肺募。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大赫:一名阴维,一名阴关。长强:一名气郄,一名橛骨。

  日月:一名神光,一名胆募。承筋:一名腨肠,一名直肠。

  温溜:一名池头,一名逆注。复溜:一名昌阳,一名伏白。

  阳关:一名阳陵,一名关陵。阳交:一名别阳,一名足窌。

  神门:一名锐中,一名中都。然谷:一名然骨,一名龙渊。

  一穴四名:

  哑门:一名喑门,一名舌横,一名舌厌。

  攒竹: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

  关元:一名丹田,一名大中极,一名小肠募。

  中极:一名玉泉,一名气原,一名膀胱募。

  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一名大肠募。

  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一名肾募。

  承山:一名鱼腹,一名内柱,一名肠山。

  承扶:一名肉郄,一名阴关,一名皮部。

  一穴五名:

  百会:一名三阳,一名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

  章门:一名长平,一名季胁,一名胁髎,一名脾募。

  一穴六名:

  腰俞:一名背解,一名腰户,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髓府。

  石门:一名利机,一名丹田,一名精露,一名命门,一名三焦募。

  名同穴异类:

  头临泣,足临泣;头窍阴,足窍阴;腹通谷,足通谷;背阳关,足阳关;

  手三里,足三里;手五里,足五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咽喉门

      喉痹:颊车合谷少商尺泽经渠阳溪大陵二间前谷。   鼓颔:少商。   咽中如梗:间使三间。   咽肿:中渚太溪。   咽外肿:液门。   咽食不下:灸膻中。   咽中闭:曲池合谷…

  • 卷一·骨空论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歧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大风汗出,…

  • 卷八·诸般积聚门

      气块冷气,一切气疾:气海。   心气痛连胁:百会上脘支沟大陵三里。   结气上喘及伏梁气:中脘。   心下如杯:中脘百会。胁下积气:期门。   贲豚气:章门期门中脘巨阙气海(百…

  • 卷一·刺热论

      黄帝问曰:“五脏热病奈何?”   歧伯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

  • 卷五·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

  • 卷五·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 卷二·标幽赋(杨氏注解)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

  • 卷九·医案(杨氏)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余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余针肺俞、曲池、三里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

  • 卷一·经刺论

      歧伯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

  • 卷五·十二经纳干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