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草

鹿茸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茵陈、白丝草、土茵陈(《湖南药物志》),栀子草、牙痛草、白头翁、六月霜(《江西草药》),白山艾、白龙骨、白杉笠、千层楼(《福建中草药》),千年春(江西《草药手册》),千年霜、满山白、白头毛、白鸡毛、四季青、瓜子草、老鼠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绵毛鹿茸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绵毛鹿茸草
二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体具银白色密绒毛。茎丛生,细而硬。叶稠密,对生或3枚轮生,有时互生;叶片狭披针形,长1~3厘米,阔1~2毫米,全缘,先端渐锐尖,基部狭窄无柄。花序具腺毛,苞片呈叶状,花单生于苞腋;花萼的筒部几与裂片等长,具10棱,裂片线形;花冠唇形,长2~2.5厘米,长过于花萼,淡红色,喉部稍膨大,上唇盔状弯曲,2裂,下唇长于上唇,中裂片较长,喉部有2沟;雄蕊4,2强,外露;子房具不完全2室,中轴胎室,胚珠多数。蒴果包藏于萼内,长圆形,先端尖锐,具4条纵沟,成熟时沿一侧面裂开。种子多数,扁平。花期4~5月。
生于岩石上,或干爽地区。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有较明显的酚类及还原糖反应,黄酮类反应不明显,无生物碱反应。初步分离得甘露醇和另一熔点为200~204℃的白色结晶。

【性味】苦,平。

①《江西草药》:"性平,微苦涩。"

②《福建中草药》:"苦微甘,温。"

【功用主治】治感冒心中烦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

①《杭州药植志》:"治乳癌、乳痈,血管瘤,烂脚疮。"

②《江西草药》:"凉血,止血,解毒,止痛。治急性胃肠炎,菌痢,牙痛,热淋,毒蛇咬伤。"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高热惊风,咳嗽,吐血,水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咳嗽:鹿茸草四钱,水煎兑冰糖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风湿骨痛:鹿茸草一至三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吐血:鹿茸草二两,麦冬五钱,川贝二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④治风寒感冒:鲜绵毛鹿茸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⑤治产后伤风:干绵毛鹿茸草一两,白牛胆干全草一两。水煎,调红糖服。

⑥治劳倦乏力,腰痛:鲜绵毛鹿茸草一至二两,酒水煎服;腰痛加刀豆壳五钱,墨鱼干一只,酒水炖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⑦治赤痢:六月霜三钱,红糖五钱(炒焦)。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⑧治肠风便血:六月霜三钱,同猪大肠炖熟,食肠及汤。(《中医药实验研究》)

⑨治月经不调,崩漏:鹿茸草四至六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⑩治风火牙痛:六月霜、绣花针、黄荆根各三钱。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⑾治虚火牙痛:六月霜二钱,拘杞根五钱,毛姜三钱。水煎服;或用精猪肉二、三两炖汤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⑿治乳癌、乳痈:山门穹五钱,捣汁与甜酒酿合服,一日三次。

⒀治血管瘤:山门穹、山栀根各五钱。煎眼。

⒁治烂脚疮:山门穹二两,煎水洗。(⑿方以下出《杭州药植志》)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鹿茸草制成3种剂型观察:㈠糖浆:每200毫升含生药1斤,日服2次,每次10毫升。㈡水浸膏片:每日15片(相当于生药1两),3次分服。㈢醇浸膏片:每日6片(相当于生药1两),3次分服。均10天为一疗程。共治282例,3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86.5~88.89%,显效率为34.04~50%。第二疗程的显效率较第一疗程明显增高。对咳、痰、喘均有一定作用。副反应:一般无特殊反应,仅少数病例出现短时期的胃部不适,口干,大便烂或干结,个别出现发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9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羊油

    黄羊油(《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黄羊肉"条。 【功用主治】治痔疮,黄羊油涂患部。

  • 虎膏

    虎膏(《别录》) 【异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虎骨"条。 【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

  • 橡木皮

    橡木皮(《纲目》) 【异名】栎木皮(《本草拾遗》),栎树皮(《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植物形态详"橡实"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 桃金娘花

    桃金娘花(《纲目拾遗》) 【异名】岗棯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植物形态详"山棯子"条。 【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行血。" ②《广…

  • 虾须豆_虾须豆哪些人不可以使用_虾须豆哪些人不可以使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土甘草、野京豆、勒勒叶、水罗伞、大罗伞、五郎伞 性味:甘;平;辛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痛;咳嗽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鹦鹉

    鹦鹉(《纲目》) 【异名】鹦鹘(汪颖《食物本草》),干皋、鹦哥(《纲目》)。 【来源】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等的肉。 【动物形态】绯胸鹦鹉体长约30厘米。嘴强大,甚钩曲,上嘴与头骨连…

  • 爬山猴

    爬山猴(《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的全草及根茎。 【植物形态】…

  • 鼻血雷_鼻血雷的功效与作用_鼻血雷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南木香、红叶青木香、避蛇参、九月生、白朱砂莲、万丈龙、一点血、一吊血、天然草、鼻血莲、毕石牛、红白药、金丝丸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主毒蛇…

  • 心叶风毛菊_心叶风毛菊有毒性嘛_心叶风毛菊可以食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心叶风毛菊的根。 原形态:…

  • 黄荆根

    黄荆根(《草木便方》) 【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植物形态详"黄荆子"条。 【采集】2月或8月采挖。 【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