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的组成,功效与作用

 防己黄芪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防己一两(12g) 黄芪一两一分(15g) 甘草半两,炒(6g) 白术七钱半(9g)

【用法】 上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15g),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现代用法: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方解】 本方所治风水或风湿,乃因表虚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伤于肌表,水湿郁于肌腠所致。风性开泄,表虚不固,营阴外泄则汗出,卫外不密故恶风;湿性重浊,水湿郁于肌腠,则身体重着,或微有浮肿;内湿郁于肌肉、筋骨,则肢节疼痛。舌淡苔白,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风湿在表,当从汗解,表气不足,则又不可单行解表除湿,只宜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并施。方中以防己、黄芪共为君药,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两者相合,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臣以白术补气健脾祛湿,既助防己祛湿行水之功,又增黄芪益气固表之力。佐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兼可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相伍,祛风与除湿健脾并用,扶正与祛邪兼顾,使风湿俱去,诸证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风湿、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若水湿壅盛肿甚者,非本方所宜。

2.加减法:若兼喘者,加麻黄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胃不和者,加芍药以柔肝理脾;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以温经散寒。

3.现代运用: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水、风湿而兼表虚证者。

 【文献摘要】

1. 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2. 方论选录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中:“风湿在表,法当以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以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于表也。风湿在表,本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己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迳去而病愈,故用黄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使防己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上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

 【临床报道】

用防己黄芪汤加党参、黄精、山药等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16例。结果:临床治愈14例,好转2例。[马知惠.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16例报告。河北中医  1985;(2):22]

 【实验研究】

防己黄芪汤全方及其组成药物黄芪、防己、白术均能升高小鼠血浆心钠素(ANP)水平。其中防己黄芪汤及黄芪在灌胃80分钟后使ANP显著升高(P<0.01),防己、白术在给药100分钟后升高ANP(P<0.05)。根据各组小鼠血浆ANP含量升高的最显著时间及程度的不同,说明防己黄芪汤对ANP的作用并非其各组分作用的简单叠加。[富琦,等.防己黄芪汤及其组分对正常小鼠血浆心钠素含量的影响。吉林中医药 1998;(3):55]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刺五加籽的功效与作用

    刺五加籽的功效与作用 1、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凝聚、维持血压平稳,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和改善微循环。 2、 改善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的血液流变特性。 3、 对神经功能兴奋和抑制…

  • 白发方四

    女贞子500克,巨胜子250克。水煎,每次服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本方是治疗阴虚血燥所致白发的良方。

  • 抗衰防老方14

    干燕窝15克,鸡清汤1000克,食用碱少许,盐适量。将燕窝放人温水中泡软(约泡15分钟),轻轻捞出,用镊子择净燕窝上的黑毛和根,用温水洗去灰尘;用1000克水把少许食用碱泡开,放人…

  • 葛根汤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7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盆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积液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积液患者30例,依据证候分为4个证型,然后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基础处方依证遣药,加味施治,观察疗效。结果:不同证型…

  • 腐皮银杏粥

    【来源】民间方【原料】腐皮90克银杏9克大米60克【制作】将银杏去壳、去芯后同腐皮、大米同煮成稠粥。【用法】每日1~2次,温热食,一般服5~7次见效。【功效】敛肺定喘,收涩止带。适…

  • 治疗便秘的偏方3

    生姜1块。[制用法]切成约6.5厘米长的小条,蘸淡盐水插入肛门,可促通便。[适应证]寒秘。

  • 早泄的治疗偏方3

    五倍子20克。[制用法]文火煎熬半小时,再加入适量温开水,乘热熏蒸阴茎1龟头数分钟,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可将龟头浸泡到药液中约5-10分钟,每晚1次,15~20天为1疗程。一般…

  • 鸦胆子治疗原虫痢的方法

    鸦胆子异名老鸦胆(《生草药性备要》)、鸦胆、苦棒子(《吉云旅钞》)、苦参子(《本草纲目拾遗》)、鸦蛋子(《食物名实图考》)、鸭蛋子、鸭胆子(《中药志》)、解苦楝(《广西中药志》)、…

  • 两地汤加减治疗月经先期

    阴虚血热经先期,色红或紫经量微。五心烦热口燥干,舌红苔黄细数脉。滋阴清热增津液,加减两地汤元参。生地白芍地骨皮,麦冬旱莲阿胶珠。 方药: 两地汤加减: 生地15g 地骨皮12g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