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肺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组成】 大生地二钱(6g) 麦冬一钱二分(9g) 生甘草五分(3g)  玄参钱半(9g) 贝母去心,八分(5g) 丹皮八分(5g) 薄荷五分(3g) 白芍炒,八分(5g)

【用法】 水煎服。一般日服1剂,重证可日服2剂。

【功用】 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 白喉,阴虚燥热证。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方歌〗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麦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方解】 白喉一证,多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时邪所致。喉为肺系,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复加燥热疫毒上犯,以致喉间起白如腐,咽喉肿痛,鼻干唇燥。治宜养阴清肺,兼散疫毒。故《重楼玉钥》说:“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方中重用大生地甘寒入肾,养阴清热,为君药。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善利咽喉;麦冬养阴清肺,共为臣药。佐以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少量薄荷辛凉而散,疏表利咽。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并调和诸药,以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本方配伍特点是邪正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消肿散结,疏表利咽以祛其邪。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阴虚白喉的常用方。以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无力为辨证要点。白喉忌表,尤忌辛温发汗,据原方后记载;“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2.加减运用:若阴虚甚者,加熟地滋阴补肾;热毒甚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燥热甚者,加天冬、鲜石斛以养阴润燥。并可配合应用《重楼玉钥》之吹药方:青果炭二钱(6g) 黄柏一钱(3g) 川贝母一钱(3g) 冰片五分(1.5g) 儿茶一钱(3g) 薄荷一钱(3g) 凤凰衣五分(1.5g) 各研细未,再入乳钵内和匀,加冰片研细,瓶装备用。

3.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鼻咽癌等证属阴虚燥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重楼玉钥》卷上:“喉间起白如腐,初起者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若音哑气急则属不治。”

2.方论选录

郑梅涧《重楼玉钥》卷上:“按白喉一证,即所谓白缠喉是也。诸书皆未论及,惟《医学心悟》言之。至于论治之法,亦未详备。缘此症发于肺肾,凡本质不足者,或遇燥气流行,或多食物辛热之物,感触而发。初起者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若音哑气急,即属不治。近有好奇之辈,一遇此症,即用象牙片动手于喉中,妄刮其白,益伤其喉,更速其死,岂不哀哉!余与既均三弟疗治以来,未尝误及一人,生者甚众,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

裴正学《新编中医方剂学》:“此郑梅涧为白喉而专设。中医认为白喉一证,乃疫气伏于上焦,伤其阴津则肺阴不足;疫气成毒,随火上炎则疫毒攻上。肺阴不足,则鼻干咽燥,劳热盗汗;疫毒攻上,则喉间白膜,呼吸有声,似喘非喘。方用生地、麦冬养阴清肺为主,元参、薄荷清热解毒为辅。疫毒自肺而发,必生痰浊于肺,贝母清热化痰,而为兼治。疫毒入血,丹皮、白芍活血凉血,亦为兼治。生甘草调和诸药,而为引和。”

【临床报道】

用本方加减制为合剂治疗白喉213例,另加吹喉散吹喉。服药后多数于第二天退热,白喉消失最快者2天,最迟者12天,平均5.6天。杆菌培养阴转最快为2天,最慢的为52天,平均6.4天。痊愈192例,死亡21例,总有效率为90.14%。[晋江专区第一医院传染科.养阴清肺肠加减治疗白喉213例分析。福建中医药 1959;(12):516]

用养清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200例,每日1剂,分2次早晚服,痊愈125例,占62.5%;好转70例,占35%;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王云芳.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16(1):45]

【实验研究】

养阴清肺汤对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白喉毒素在体外也有较高的“中和”能力,即破坏毒素的毒性,也破坏毒素的抗原性。方中抗菌力较强的有生地、丹皮、甘草;中和毒素能力较强的有玄参、麦冬、川贝母;白芍上述两方面能力都强,抗菌及中和毒素似乎是两种独立性能,从原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抗菌作用都比原方低,而“中和”毒素力量则无明显影响。中和毒素机制初步证明,毒素在试管内,经药物作用半小时后,毒性与抗原性一起被破坏,而破坏能力可能属于化学性质。[陈国清,等.养阴清肺汤等三方对白喉杆菌的抗生作用及对白喉毒素在体外“中和”作用的初步观察。福建中医药 1964;(5):181]

本方能明显提高正常豚鼠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呼吸道局部深菌酶含量;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降低和溶血空斑减少均能使其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对照水平。[史林,等.养阴清肺糖浆中丹皮酚、芍药甙和苯甲酸钠HPLC法测定。中草药 1991;22(7):306]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0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脱发的偏方秘方四

    脱发的主要症状是头发油腻,如同擦油一样,亦有焦枯发蓬,缺乏光泽,有淡黄色鳞屑固着难脱,或灰白色鳞屑飞扬,自觉瘙痒。若是男性脱发,主要是前头与头顶部,前额的发际与鬓角往上移,前头与顶…

  • 明目方十一

    黄芪、炙甘草、防风、当归各15克,蔓荆子各12克,升麻、柴胡各21克。以水2碗,煎至1碗,去滓,稍热服每日1剂。本方调补脾气,助阳活血,促进气血流通,增加胞睑肌力,保持肌肤弹性,防…

  •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的中医治疗验方

    阴囊肿胀寒湿凝,坠重而痛如水晶。囊湿汗多小便少,少腹按之有水声。温经散寒疏肝气,椒桂良姜吴茱萸。小茴柴胡青陈皮,台乌防风苓肉桂。 方药:桂枝6g 川椒3g 吴茱萸3g 柴胡6g 良…

  • 孩子得了猩红热的治疗

    猩红热多见于2~8岁的儿童,病情多较急重,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断和治疗。根据起病急骤…

  • 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桑菊饮的方剂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为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芦根6克。用水二杯,…

  • 《名医效方999》

    内容介绍本书为畅销书《神仙奇方999》的姊妹篇,共收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计283位现代名医的效方、验方、看家方999首,简明实用,非常有效。该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家、博士…

  • 乌梅丸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医案,乌梅丸方歌方解

    摘要:通过乌梅丸治疗月经过少案例,乌梅丸作为厥阴病之主方,恰合厥阴证之病机,起到“气血双调、寒热同治、标本兼顾、以杂治杂”的作用。掌握“部分症征在下半夜出现或加重”的特点,以求拓展…

  • 高血压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郁化火上炎。【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方名】三草汤。【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

  • 痔疮1

    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热…

  • 抗衰防老方19

    乌麻子(微炒、捣碎)4775克。以好酒2万毫升浸乌麻子经宿,随意饮。本方功能延年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