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配方,功效与作用

当归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

【配方组成】 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去皮(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炙(6g)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擘(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解】本方主治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之证。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共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为佐,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亦为佐药。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

《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全身阳衰阴盛症状及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该证寒邪在经不在脏,故其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且没有明显的全身阳衰阴盛之候。因此,三方用药、功效也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温热暑疫全书》)

【运用】

1.本方是养血温经散寒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治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若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若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若血虚寒凝所致的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3.现代应用:本方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氏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附方】

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当归三两(12g) 芍药三两(9g) 甘草二两,炙(6g) 通草二两(6g) 桂枝三两,去皮(9g) 细辛三两(3g) 生姜半斤,切(12g) 吴茱萸二升(9g) 大枣二十五枚, 擘(8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和中止呕。主治:血虚寒凝,手足厥冷,兼寒邪在胃,呕吐腹痛者。

2.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黄芪三两(9g) 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三方均是在桂枝汤基础上演化而来。其中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受寒,寒凝经脉的手足逆冷及疼痛证。若在当归四逆汤证基础上兼见呕吐腹痛者,乃寒邪在胃,宜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素体虚弱,微受风邪,邪滞血脉,凝涩不通,致肌肤麻木不仁之血痹。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2.方论选录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7:“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

【临床报道】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刘氏以当归四逆汤为主方治疗36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基本方:当归10g、白芍10g、生地10g、玄参15g、黄柏8g、木瓜10g、薏米10g、桂枝5g、细辛2g、木通10g、 苍术10g、摇竹消15g、甘草4g。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2例(占33%),显效14例(占39%),有效7例(占20%),无效3例(占8%),总有效率为92%。[刘和平.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湖南中医杂志 1999;3(15):47]

吴氏用本方加味治疗冻结肩55例,其中单侧发病52例,侧重左侧38例,右侧14例;双侧同时发病3例。基本方:当归15g、桂枝10g、芍药10g、细辛6g、炙甘草6g、木通6g、制川乌10g、生黄芪15g 、木瓜10g 、大枣10枚。先将川乌与蜂蜜50g,同入锅煎30分钟,然后放其它药加水700ml再煎20分钟,共煎两次,每次煎出药汁250ml,分2~3次均匀服完,每日1剂,7天为1疗程,一般2~4个疗程即可。服药同时嘱咐病人作适当运动。结果:痊愈34例,占62%;显效19例,占34.54%;无效2例,占3.63%。总有效率为96.54%。[吴春.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冻结肩55例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9(8):1468 ]

【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当归四逆汤的活血化瘀作用, 黄芳等将当归四逆汤制成100%(每ml相当于药材1g)的水提液,作了以下观察:1对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结果:本方10、20g/kg灌胃给药,可使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显著延长。2血肿吸收实验。本方灌胃给药,12、20g/kg时,可促进小鼠皮下血肿的吸收,使血块重量明显减轻。3 毛细血管法测定全血比浓度。对大鼠灌胃给药,12、20g/kg,结果表明大鼠口服本方可使全血比浓度显著降低。当20g/kg灌胃给药时,对大鼠因AT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尚发现本方能显著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的血栓形成。[黄芳,等.当归四逆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5):31]另有实验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将该方制成100%(每ml相当于药材1g)的水提液,采用灌胃给药,12、20g/kg,对酒石酸锑钾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使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显著减少,也可使电刺激致痛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对大鼠灌胃给药,12、20g/kg,可显著抑制因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窦昌贵,等.当归四逆汤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5):3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升麻的临床配伍应用

    升麻气甘苦,性微寒,功能升阳解毒。四时之令,春夏之气温而升浮,则万物发生,秋冬之气寒而降沉,则万物肃杀。人禀天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之气道贵乎顺,若气道不宣,升降失司,则疾病丛…

  • 安神助眠方3

    鲜桑椹100克,鲜百合50克。将2味洗净,水煎服,每日1次。桑椹,味甘酸,性偏寒,甘寒滋阴补血而易除热,为常用的补肝肾之晶,经常食用,对改善“心肾衰弱不寐”效果显著。百合补益而兼清…

  • 槐花散联合仙方活命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摘 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应用槐花散联合仙方活命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 试…

  • 治疗遗精的偏方21

    山药30克,枸杞子20克,瘦肉50克。[制用法]文火炖汤。食之。[适应证]阴虚火旺证。

  • 大枣

    《本经》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别名:西归、秦归、太芹、干归、干白、文无。处方名:当归、全当归、当归身、当归尾、酒当归、秦归。性味:甘、辛、温。归经:入心、肝、脾经。功能;…

  •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海参拥有突出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它以营养丰富而受到大家的追捧,那么海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本文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本文目录 1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2 海参的治病功效3 海…

  • 乳腺癌方五

    胡芦巴120克,盐、黄酒适量。将胡芦巴置于盐水中,炒干研末,每日10克,每日1次,黄酒送服。本方散寒止痛,适用于乳腺癌。

  • 经前期综合征-经前癫狂汤

    方名:经前癫狂汤【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清热宁神。主治经前癫狂,经前精神亢奋。【处方组成】三棱10~20克、莪术10~20克、红花6-10克、桃仁10~24克、丹参10克、生大黄…

  • 枸杞

    枸杞;甘,平。肝,肾,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盆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积液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积液患者30例,依据证候分为4个证型,然后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基础处方依证遣药,加味施治,观察疗效。结果:不同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