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左金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 黄连六两(180g)  吴茱萸一两(30g)

【用法】 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g)(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g,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考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经脉布於胁肋,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故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经火郁之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故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可助黄连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证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医方集解》又名萸连丸。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等症,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症,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证,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证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吐酸属虚寒者忌用。

2.加减法: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3.现代运用:可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附方】

1.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连 吴茱萸 白芍 上药三味,各五两(各10g)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6克),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现代用法:亦可作汤剂,水煎服)。功用:疏肝理脾,清热和胃。主治:肝脾不和证。胃痛吞酸,腹痛泄泻。

本方在左金丸基础上加白芍,但三药等量,其意已与左金丸不同。黄连、吴茱萸等量是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意在和里缓急。用治肝脾不和的胃痛吞酸,腹痛泄泻,有疏肝理脾和胃之功。

2.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黄连、吴茱萸二味同炒,去吴茱萸,加木香。功效:清热化湿,行气化滞。主治:湿热痢疾。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左金丸、戊已丸、香连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左金丸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戊已丸连、萸等量,即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缓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泻的肝脾(胃)不和证;香连丸连、萸同炒后去吴茱萸,意在清热燥湿为主,加木香以行气止痛,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1: “肝火胁痛。”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此泻肝火之正剂。肝之治有数种:水衰而木无以生,地黄丸,乙癸同源是也;土衰而木无以植,参苓甘草剂,缓肝培土是也;本经血虚有火,用逍遥散清火;血虚无水,用四物汤养阴。至于补火之法,亦下同乎肾;而泻火之治,则上类乎心。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扌干 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

费伯雄《医方论》卷4:“此方之妙,全在苦降辛开,不但治胁痛肝胀,吞酸疝气等症,即以之治时邪霍乱,转筋吐泻,无不神效。”

【临床报道】

观察左金丸合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疗效标准:参照1987年12月全国重点课题攻关组上海协作会议制订的标准。治愈:萎缩病灶消失或逆转为浅表性胃炎,主要症状消失。显效:病灶萎缩程度由重度转为中、轻度,主要症状消失两个以上。好转:萎缩范围缩小,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无效:病灶及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本组210例,治愈32例,显效147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57%。 [刘忠信,等.从肝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210例。光明中医 2000;15(6):44]

【实验研究】

用K-B纸片琼脂扩散初筛法测定中药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复方中高度敏感为左金丸。琼脂稀释法显示,复方中左金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左金丸最强。[徐艺,等.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8 (5):292]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原因及中医治疗验方

    支气管扩张咯血,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的小血管破裂而引起,量大小不等。部分支气管感染不严重的病人,除突然咯血外,可以没有其它症状。 支气管扩张咯血,反复发作者容易诊断。早期仅有轻微咳嗽…

  • 清鼻合剂

    主要成份:鱼腥草、败酱草、白芷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通窍。用治鼻炎、鼻窦炎用法与用量:每次30ml,每日3次,口服或喷入制剂规格:合剂,1瓶270ml注意事项:服时摇匀

  • 逍遥散加减治疗痛经

    经期经前和经后,腹痛腰痛痛经病。小腹中痛寒湿凝,气滞血瘀两侧疼。刺痛血瘀绞痛寒,隐隐作痛为虚缠。持续疼痛是血滞,气滞时痛又时止。胀甚于痛是气滞,痛重于胀定血瘀。得热痛重血热痛,得热…

  • 《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 传染病》

    内容简介《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传染病》为《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之一的《传染病》,共收录了22种常见传染病的526首成方。选方以现代临床效验方为主,兼收历代名方;成方取材方便,实…

  • 多囊孵巢综合征方一俞氏温补方

    方名:俞氏温补方【功能主治】功能温补肾阳,兼以化痰软坚。主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处方组成】熟地12克、黄精12克、仙灵脾12克、补骨脂12克、山甲9克、皂角刺12克、冰球子12克、贝…

  • 逍遥散方歌,逍遥散的组成与功效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

  • 名中医运用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薛伯寿先生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临床学家,20世纪70年代师从全国中医大家蒲辅周,深得真传。薛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辨证,善用经方,用…

  • 常用的安神助眠方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也是维持身体健康1的重要手段。它的保健作用大致有四:促进生长发育;保护大脑;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然…

  • 赵氏“排卵汤”治疗不孕症

    排卵汤治不孕症,补肾调肝养冲任。月经异常不排卵,随证加减见奇功。 作者运用“排卵汤”(自拟经验方)随证加减,1973年总结治愈250例不孕症,荣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近十余年来…

  • 姜盐汤治疗急性肠胃炎

    腹中绞痛病骤然,欲吐不得泻不能。烦躁闷乱头汗出,面色青惨四肢冷。姜汤调盐急灌入,再行利气解浊秽。飞龙夺命玉枢丹,凉开水调行军散。 方药: 姜盐汤方: 热姜汤半碗,调盐8g,趁热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