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加减及功效

补阳还五汤,源于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等功用。由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组成。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以大补元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开创补气活血之先河。该方原为治疗中风后遗症而设。2008~2010年期间,笔者临证中尝用此方,随症加减,活用本方,扩展应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房室传导阻滞、脑梗塞和闭经等多种病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唯疏于全面收录,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4则案例,作一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功效

1 面神经麻痹

张某,女,40岁,2008年9月1日初诊。

患者因睡觉吹电风扇,次晨醒后,发现左眼流泪、闭合不能,口角歪向左侧。右侧鼻唇沟变浅,经某医院诊为面神经麻痹,先经抗炎、扩血管等治疗近1月,效果不显着,经加用中药、针灸等治疗月余,仍无明显进展,遂来我科治疗。症见:面色萎黄、口眼歪斜、舌淡、苔薄润、脉细、按之无力、平素体质虚弱,易感冒,症属气虚邪中,脉络痹阻,拟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生黄芪60g,桃仁、红花、赤芍各9g,葛根、当归尾各12g,白附子、地龙各10g,全蝎(研末吞服)3g,水煎湿服,连服5剂,右眼睑已能闭合,鼻唇歪斜基本恢复,续以原方去全蝎,再进7剂,面瘫基本恢复。

按: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多为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目,以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纵弛不收,本案久治乏效,实为气虚邪侵,络脉痹阻所致,经投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加以葛根、白附子、全蝎祛风通络,诸药配伍,共使正气回复,驱邪外出。

2 房室传导阻滞

王某,女,58岁,2009年8月3日诊。

患者因劳累过度,情志失畅而心悸、气短,有时胸闷刺痛,头昏乏力,失眠纳差,脉沉迟,心率:40次/分,心电图示: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供血不足。住人本院诊治,经用阿托品口服乏效,后改用异丙基肾上腺素1MG,静滴,配合能量合剂,营养心肌l周后,心率46次/分,停药后,心率减慢至42次/分,改为中药施治。刻诊:心悸气短,面色发白,头昏乏力,胸闷隐痛,脉沉细迟结(心率:42次/分),舌质淡,见有多处瘀斑、苔薄白,证属气虚血瘀,清阳痹阻,治当益气活血,通阳复脉,方选补阳还五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用:生黄芪、丹参各60g,当归尾,川芎、红花、桃仁、五味子、制附片、麦冬各10g,太子参,广郁金各15g,水煎服,4剂后胸痛消失,诸症悉减。复查心电图示:心率达56次/分,唯胸部饱胀感,于原方中加鸡肉金15g,牡蛎30g(先煎),先后以本方调服月余,诸证消失,心率:60次/分,出院后随防半年,情况良好。

按:房室传导阻滞属于中医“心悸”、胸痹”范畴,分析其病因为脏气机逆乱,常因劳倦,情志不畅而诱发,病机为本虚标实。本病治疗以温养心肾、通阳复脉为主,盖益气温阳、活血通脉,有助于血脉畅通、滋阴养血,以达脉充心旺。经去“善补阳者,阴中求阳”,正是如此,不仅提供心脏传导机能的物质基础,并可增强阳气的化生。

3 脑梗塞

陈某,男,74岁,2009年12月4日初诊。

患者于1天前早晨,发现右侧肢体乏力,口眼歪斜,言语欠清,伴头目昏眩,来院急诊,以“脑血管意外”留观。口角右歪,右手握力1级,右下肢肌力1级。血酯分析:总胆固醇6.4mmot/L,高密度胆固醇1.2mmol/L,甘油三酯4.1mmol/L,头部CT扫描示:右叶脑梗塞。舌黯,苔薄白,脉弦涩。证属:气虚血瘀,风中经络,脉络痹阻,筋脉失养,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增损。药用:生黄芪45g,丹参、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泽兰、地龙各10g,三七3g(杵)、天麻、南星、石菖蒲各9g,10剂后,右侧肢体活动明显改善,言语较前畅利,头昏减轻。于原方去天麻、南星、石菖蒲,加续断、牛膝、杜仲各15g,继服10剂,诸恙明显改善,症情基本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反复。

按:脑梗塞为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属中医的“中风”范畴。究其发病原因不仅与血管壁病变有关,还和血液的流变异常密切相关,血液的浓、粘、凝、聚是导致脑梗塞和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因素。中医认为,营血能在体内流注循环,濡养脏腑,四肢百骸,发挥生理功能,全赖气的推动、温煦、固摄、气化诸作用。正如周学海云:“气虚不足推血,则血必有所瘀”。明确指出正气亏虚,鼓动无力,脑脉瘀阻,筋脉失养为导致本病的原因所在。鉴于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则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乃是本病的根本治则。笔者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重用黄芪补气行血为主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还具有抗凝血、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功能,配以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丹参、三七以活血通络,再配以泽兰既活血,又利尿,从而消除脑水肿,改善血液循环,有利脑细胞功能之恢复。本方补中寓散,散中寓补,结构严谨,药简力专,故疗效满意。

4 闭经

李某某,33岁,2009年7月4日初诊。

患者10个月未来月经,下腹部坠胀而痛,带下量多,遂来求治。诊见:形体肥胖,结婚2年,经期太多错后,月经量少,一直未孕,精神欠振,烦躁易怒,舌质紫黯,苔白腻,脉细滑,妇科检查,诊为“附件炎”。中医辩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治拟补气活血,化痰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生黄芪40g,五灵脂,当归尾,茯苓、地龙、川芎、白术各10g,赤芍、桃仁、桂枝、制香附各8g,每日1剂。10剂后,下腹部胀痛减轻,精神好转,症情得缓。续服原方6剂,月经来潮,经量中等,血色紫黑,情志稳定。随防一年,未发生闭经,于2011岁末,喜得一子。

按:闭经多由思虑伤脾,饮食劳倦,脾虚失职,不能推动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瘀血闭阻冲任所致。脾虚失运,湿聚成痰,痰浊阻络,又可加重闭经。总之,气虚,血滞,痰浊是导致闭经的主要病机。故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具有较好的补气、活血、通经之功效,笔者参入温化痰浊之品,以达气旺而血行,瘀祛则络通,月经亦自行。

5 结语

补阳还五汤在内科病证中应用,是极其广泛的。治疗范围远远超过方剂学中的主治适应症。笔者在长期临证中体会到:首先应抓主证,结合兼证,贵在加减灵活运用,凡见气虚,血瘀病机,只要审证求因,掌握辩证施治的原则,均可收到较好疗效,但见阴虚血热者,则忌用。

笔者深感本方寓意深刻,理法严谨。剖析该方:补气药与活血祛瘀药配伍应用。黄芪生用、重用则力专而性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以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多种活血祛瘀药(每种药物剂量较小),表明本方使用祛瘀药物之目的,在不在于逐瘀,而在于活血以通血络,期所以用大剂量黄芪为主药的目的,就是以补气来行血通络。

本文诸病症且然不同,但究期病机则一致,皆为气虚血瘀所致,因药证相符,故病疾得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3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

    近些年来,笔者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经常使用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桂枝茯苓丸组成: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功…

  • 十全大补汤组成,主治,方解,医案

    [方剂组成]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酒拌)、当归(酒拌)、白芍各三钱,川芎二钱,炙甘草钱半,肉桂三钱、黄芪三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主治]治气血虚弱,兼肾阳虚…

  • 治疗白发的偏方23

    柏树果壳10个,生地10克。上药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1-3个月。

  • 红眼病中药验方

    中医管红眼病叫“天行赤眼”。中医采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疗法,以及用民间的熏洗疗法,效果也十分明显。预防办法:1.在红眼病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野菊花、夏枯草、金银花、大力子、黄芩、…

  • 血栓脉管炎的秘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动静脉阻塞性病1变,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大多数是男性。以四肢末端发冷、麻木继而疼痛,坏死溃疡,严重时趾(指)节…

  • 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医案

    冯×× 女 32岁[主证]气喘已九月余,经常发作,日轻夜重,曾服中、西药未见显效。现证喘闷不畅,咽中不利,吐出痰粘有味,胃纳不甘,饮水较多,小便黄热,苔白腻,质显暗,脉沉细滑数。[…

  • 天王补心丹治疗熬夜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对青少年熬夜综合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天王补心丹在熬夜综合症的临床应用和药效学研究进行综述。结论:天王补心丹对熬夜综合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

  • 《黄德临证秘验良方选》

    本书共收疑难病秘验良方526个,其中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冠心病,男、女不育(孕)症等。 相关书籍下载: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

  •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金钱草的副作用与禁忌

    本文目录 1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2 金钱草的副作用3 金钱草的药理作用4 金钱草的食用方法5 金钱草民间传说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金钱草用于药用,可以起到清热利尿和祛风止痛的作用,除…

  • 肛窦炎方一大黄元明煎

    方名:大黄元明煎【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主治肛窦炎。【处方组成】大黄20克、元明粉5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2次灌肠,每次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