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汤医案分析

【组成】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6g 炮姜 炙甘草各2g

【主治】产后瘀血,复感外寒。症见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滑,脉细而涩。

【病案】郭某某,女,24岁。妊娠三月,忽然小腹抽痛不止,起卧不安,痛时嘴唇发白,时感小腹下坠,腰部憋胀,直至下部点滴出血,终于胎坠而小产。小产后,头昏眼涩,气息不足,次日小腹阵阵抽痛,痛时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医院检查为“胎盘残留”。动员做刮宫手术。患者要求中药治疗。余诊之脉仍有滑象,认为此小产后妇人气血俱虚,恶露存留未净,便以生化汤加五灵脂9克、蒲黄9克、枳売9克、桂枝9克、元胡9克、草红花6克,令取三剂。药后疼痛止,恶露行。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块和纤维状物数片,之后逐日康复。(摘自《名方广用》)

【分析】“小产后,头昏眼涩,气息不足”,此为小产之后,伤血耗气所致。“小腹阵阵抽痛,痛时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此时虽还不能诊断为恶露不绝,但考虑到医院检查为“胎盘残留”,且其脉象仍有滑象,说明“恶露存留未净”,如不采取治疗,以后很可能发展成为恶露不绝,故以化瘀生新,温经止痛之生化汤为主,加五灵脂、蒲黄以化瘀止血定痛,枳壳、元胡索、红花以行气活血止痛,桂枝以温经散寒通脉。经过以上治疗,“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块和纤维状物数片”,说明残留之胎盘已排出,故“之后逐日康复”。

此处患者虽未诉有冷痛,亦未见明显感受外寒之象,但为何还用炮姜、桂枝等温热散寒之品呢?因为产后(包括小产)患者多伤血耗气,气有温煦功能,气伤则温煦作用下降,这也符合民间的俗话:“产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故在治疗产后病时,除非恶露臭秽,一般均宜加用温热散寒之品以散寒助阳。另外,在服用生化汤时,可加用黄酒以加强活血作用,而童便由于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常弃而不用。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3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三七蒸鸡

    三七20克,母鸡1只,料酒、姜、葱、味精,食盐各适量。将鸡退去毛桩、剁去爪、去内脏,洗净,剁成长方形的小块装入盆中;取10克三七磨粉备用,余下者上笼蒸软切成薄片;生姜洗净切成大片、…

  • 除臭偏方11

    组成:炙甘草、瓜子、大枣、松根皮各等分。用法:制成6克重蜜丸。每日饭後一丸,温开水送下。作用:香肌、润肤。说明:松根皮为松科植物马尾松及其同属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具有奇异的清香味,…

  • 重用白术治疗便秘

    便秘者,非如常人之每日应时而下也。此症恒三五日、六七日难得一便,有大便干结坚如羊矢者,窘困肛门,支挣不下,甚则非假手导之不能出,亦有便不干结,间有状如笔管之细者,虽有便意,然每临厕…

  • 揉走落枕的小偏方

    落枕,又称失枕。造成落枕的原因有二:一是睡眠时枕头过高或过低,使颈部肌肉痉挛疲劳;如果睡得太熟,转身时,身子转动了但颈项并未随之转动,使颈项处于一个不良的位置,造成刺激而引起疼痛。…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二辑:玉屏风散》

    内容提要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介绍了玉屏风散的方名释义、立法依据、组成与方义等;中篇临床研究介绍了玉屏风散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下篇实验研究系统总结…

  • 荨麻疹方五

    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 《女病最新专方专药685》

    本书在广泛选择临床医学家治疗老年病方药的基础上,精选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方、中成药、西药共计 685方(种),分为四章编写。涉及痛经、滑胎、崩漏、淋病、阴痒等妇科疾病百余种。

  • 夜啼方

    小麦45克,红枣60克,甘草5克,分三天量煎汤代奶服。

  • 白虎汤加减治疗结核病高烧

    结核慢性传染病,中医“虚劳”“劳瘵”属。小儿质嫩易感染,治宜中西结合行。 注: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小儿素体娇嫩、易受感染,因而此病对小儿威胁较大,应中西结合治疗。 结核高烧躁不…

  • 中学生感冒良方

    学生课业繁忙,用脑多,学生家长不知情,华佗知情降秘方。春天感冒:香蕉皮1枚、龙眼干20粒、龙眼籽20粒压碎,三者一同下锅,放3碗水,滚后10分钟就好,加些白糖,1次服用1碗,一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