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风珠医案分析

【组成】生牡蛎(先煎)生龟板(先煎)生鳖甲(先煎)炙甘草各12g 麻仁 五味子各6g 鸡子黄2枚 干地黄 麦冬 生白芍各18g 阿胶9g

【主治】阴虚动风证。症见温病后期,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者。

【病案】患者苏某,男,68岁,1986年9月23日初诊。中风病史半年,久卧床笫。6天前始发热、咳嗽、汗出,午后及入夜尤甚,体温波动于39.1~40℃之间。诊见面赤如妆,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揩拭不及,精神萎顿,声低气怯,咳痰无力,手足灼热,腰骶酸弱,溲赤便艰,舌光红瘦小而少苔,脉数沉细。体温39.5℃,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胸透示双肺纹理粗糙,尤以肺底为著。白细胞8X10⁹/L,中性0.78,诊断:急性坠积性肺炎。病属高热、漏汗重证而有阴竭阳脱之虞。亟宜固摄真阴为要;予以大定风珠出入:生地24g,山萸肉12g,白芍、麦冬各15g,天冬12g,辽五味6g,生鳖甲10g(先煎),生牡蛎24g(先煎),肉桂2g,鸡子黄2枚(冲入)。水煎频服,日1剂。药进1剂即汗出热减,精神渐振,溲转清。3剂甫毕,体温复常。继予上方3剂诸症告愈。 (摘自《江苏中医》)

【分析】该患者大热、大汗,极似白虎汤证,然脉无洪大反见沉细数,“面赤如妆”、“舌光红瘦小而少苔”,则显非阳明经热可比。脉症互参,究其病机,实以高热伤阴,真阴欲竭,阳随汗越为病理特征。

治法以峻补真阴佐以敛汗固摄,兼清余热,故资以咸味质重之品大剂,慎防抽掣(阴虚风动)及厥逆(阳随汗脱)之变。故选大定风珠加减,方中生地、白芍、二冬、山萸肉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鳖甲、牡蛎、五味子育阴熄风,收涩外泄之津液;反佐小量肉桂,一防病甚拒药,且可导阳入阴,令其交泰,有引火归源之意。药毕阴充液足,虚火得平,腠理以密,而收热退汗止之效。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陷胸汤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近况

    [摘要] 参阅近5年来小陷胸汤相关文献资料,对其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简要概述了小陷胸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心…

  • 金樱子粥治带下

    【原料】金樱子10~15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制作】先煎金樱子,取浓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粥。【用法】每日分2次温服,2~3天为一疗程。【功效】补肾,固精。【来源】适用…

  • 石菖蒲的作用与功效,石菖蒲的临床应用经验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味辛微温,入心、肝、脾、胃经,气薄清香,辛开芳化。功能化痰开窍、醒神益智、化湿行气、和中开胃、辟秽泄浊,临床应用广泛。徐老60年的中…

  •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砂仁的出处 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   《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

  • 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38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虚血寒型月经后期病例38例,以温经汤加减进行辨证治疗。结果:38例病例中,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9例…

  • 香油蒜泥治蛲虫

    取独蒜头3-5个,香油少许。将独蒜头捣烂如泥,加入香油少许,拌成泥浆状,取适量纱布包裹成小包,在睡时放在肛门处。蛲虫闻香后钻入蒜泥中,即可杀灭。每晚用1次。成人连用4-6晚,小儿连…

  • 加味生脉散治疗心气不敛,气阴两伤,乏力多汗

    心气不敛气阴亏,热病久羁呼吸急。心悸汗多神疲乏,心跳舌干细数脉。补益气阴敛心气,加味生脉散人参。麦冬龙牡合欢味,远志百合酸枣仁。 方药: 加味生脉散: 人参15g(另煎兑) 麦冬1…

  • 洗剂

    洗剂是含有有效成分的流体,常以乳剂、悬浮液或溶液的形式出现,后者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乙醇。

  • 加味白虎汤治疗高热64例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生石膏、甘草、知母、粳米组成。功能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严格掌握“身大热、汗大出、口大…

  • 胃癌方六

    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甘草3克,生黄芪、熟地各15克,黄精12克,白毛藤、白花蛇舌草中30克,莲子肉15克,田三七1.5克,大枣6枚,沙参、羊肚枣各10克,枸札子9克。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