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

泻火去湿龙胆汤,清利两法实堪彰。加减剂量再斟酌,必增疗效保平康。

本节所论的龙胆泻肝汤,为《医宗金鉴》所载。本方由龙胆草9克、栀子9克、黄芩9克、柴胡9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泽泻6克、当归6克、生地9克、甘草3克组成。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去湿热;黄芩、栀子助其清热去湿之力;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俾邪从小便而出,为了防止火邪、湿热和苦燥或淡利之药伤阴,故以生地、当归滋养阴血以和肝;肝胆性喜条达,火邪、湿热犯之,则气机被郁,故用柴胡清疏之,并作为引经药;甘草除协助龙胆草、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外,尚有调和诸药及避免苦寒害胃之作用。因此,本方泻中有补,疏中有养,既泻肝用,又保肝体,攻邪不伤正,养阴不留邪,实为泻肝胆、利湿热之良方。

上方所以苦寒甘淡同用,是由于肝火多挟湿热之缘故。因为肝著右胁下,胆附于中,两者互为表里。肝喜畅达而恶抑郁,“胆者,中精之腑。”以通降为顺。肝胆气机调畅,则脾胃升降运纳不失其常。若长期精神抑郁,肝气不疏,久而不解,则易化火,亦可导致胆气不利,胆流淤滞,化为湿热。肝气乘脾,脾虚失运,水谷不化,湿停中焦,无论化热与否,皆可加剧木郁,如此恶性循环,乃肝火常挟湿热之理也。

肝火内扰,藏魂失司,则失眠多梦。其梦多在山林树下,江河之中者,欲求其凉而解之也。火邪上炎,则头痛头晕,口苦目眩,烦躁易怒,刑肺则咳,伤及肺胃之络则吐血、鼻衄,内迫血海,经水按时或提前来潮不下而上逆,则为倒经;挟湿热,则肝胆气机受阻,脾胃升降失司,故临床每见胸胁满痛,下利呕逆,苔黄腻等。湿热熏蒸,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则为黄疸,下注,则为淋痛尿血,腰痛,少腹胀痛,带多而黄,粘稠腥臭。由于肝脉循"阴疫、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胆脉之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火邪、湿热犯之,其病变则又可通过上述经脉及其所络脏腑、形骸表现出来,而见阴股肿痛,阴肿阴痛,阴中溃烂,子痈、乳痈、胁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前后肿,耳痛耳聋等证。

基于上述理论,现代采用龙胆泻肝汤来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睾丸炎、阴囊湿疹、高血压病,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外阴疱疹性溃疡、药物过敏之属于肝火,肝胆湿热者,均获显著疗效。对缓解急性白血病,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由上可见,肝火、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复杂的,并可见于许多疾病的不同阶段。这种不同疾病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证候,就是龙胆泻肝汤证的共性,也是本方能治多种病的道理所在。

 如何抓住龙胆泻肝汤证的共性?依据上述理论,作者认为:

①必须掌握肝胆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

②熟悉肝胆二经在人体的循行路线;

③本着“有诸内,必行诸外。”的原则,在肝胆及其经络的病理表现上求依据;

④在上述基础上,找出实火及湿热的症状与体征。

在认清龙胆泻肝汤证的前提下,视其火邪或湿热之多少,或纯用苦寒,不用甘淡,或重用苦寒,少用甘淡,或重用甘淡,少用苦寒,并据兼证之有无而加减灵活用之,才能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据此,作者运用本方的肤浅经验是:

①胃火牙痛兼肝火者,其痛必然波及耳心及头之侧部与顶部,并伴有口苦,多梦等证。此证在临床上,单纯清泻胃火,很难取效,作者用本方去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并与清胃散合用,治疗此证15例,痊愈者11例,好转者3例,仅1例无效,即是例证。

②肝火刑肺之鼻衄,常伴心烦善怒,口干口苦,咳嗽无痰,苔薄黄少津,舌质红,脉弦数等证,当泻肝保肺,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泻肝之力有余,凉血止血之力不足,且无保肺之药,方中甘淡之品,与证不合,若用之,反有伤阴之害。作者用龙胆泻肝汤去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加沙参15克、麦冬12克、白茅根30克、侧柏叶9克,治疗上证12例,均二至三剂而愈,乃可说明。

③男子阳事易举,甚则久而不衰,而无肾阴亏损,虚火妄动之证,久服滋阴降火之剂而不效,多为肝胆湿热下注使然,当少用苦寒,多用甘淡。作者曾用本方去柴胡之升,当归之温,将龙胆草、黄芩、栀子各3克、车前子15克、泽泻12克、木通12克、生地9克、云苓18克、薏苡仁30克、甘草1.5克组成一方,治疗此证5例,其证均在一周内消失。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相关文章: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导致的小儿遗尿症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阴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3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消化不良奇方

    病因:患有此症之人大多是小孩,小孩不能控制饮食,常常吃过多的糖果,饼干,青果,以致消化器官过度繁忙,而致消化不良。此症良方吃下无副作用。药方:(1)梅子茶半碗(梅干里面的种子)。在…

  • 枳实理中汤治疗腹痛一例

    黄某,男,重庆某中学教员(20世纪30年代)。以急腹症收住教会所办宽仁医院。外籍医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感染,须急做手术,并索医金120个银元。患者无此重金,且惧开刀,以友情求…

  • 食管癌方十三

    枳壳30克,干漆(炒)6克,五灵脂18克,郁金15克,白矾、仙鹤草、火硝各18克,制马钱子12克。共研为细末,水注为丸,每次服1.5-6克,每月3次,开水送下。本方攻坚破枳,适用于…

  • 川芎茶调散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川芎茶调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薄荷叶(不见火)240克, 川芎、 荆芥(去梗)各120克, 细辛30克, 防风45克 ,白芷、 羌活、 甘草各60克 【用法】 …

  • 心慌胸闷的偏方

    香叶子树根皮20克,春木香25克,新鲜猪心1只。将上两味药放入猪心内,然后将猪心放入陶罐内盖好,隔水蒸1个小时,趁热吃肉喝汤。每天1只猪心,连服7天即愈。平时可饮富硒胶股蓝茶巩固疗…

  • 茵陈利胆汤加减治疗胆结石

    主治:胆石症(泥沙型) 处方:茵陈、金钱草、海金砂各15克,附子3克,粳米30克、延胡索、郁金、半夏、茯苓、鸡内金、党参、竹茹各10克。 用法:水煎服。 疗效:患者张×,男。36岁…

  •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导读:本文论述了小柴胡汤的配伍特点,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并收集了多个小柴胡汤加减运用医案。 小柴胡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

  • 参苓白术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参苓白术散组成】2 【参苓白术散方歌】3 【参苓白术散方解】4 【参苓白术散主治】5 【参苓白术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参苓白术散的论…

  • 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临床经验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包括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心悸在《黄帝内经》中有“心中澹澹大动”“心怵…

  • 胆道蛔虫并发胰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饮食失节,虫积肠中,资生湿热,热扰虫动,上窜胆道,肝胆失疏,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湿热蕴结,阻滞气机。【治法】驱虫理气,清热泻脾。【方名】胆胰汤。【组成】柴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