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辨证治疗医案

孙×× 男 36岁
[主证]左颊颐部及太阳穴疼痛,状如刀割、针刺,每发痛而难忍,严重影响饮食,多医不效,此证已1年余,经西医诊为“三叉神经痛”,本欲手术治疗,患者畏惧,抱着对中医希望来诊。证如上述,舌白微黄,质地显暗,脉沉细略弦,察其面带愁容,不时有疼痛之感。
[辨证]经络瘀阻,血闭滞痛,证属瘀血顽痛。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宣痹。

[方药]北细辛3克 南红花9克 鸡血藤30克 酒丹参30克 淡竹茹9克 赤白芍(各)15克 当归头6克
按:方中以细辛为主药,性味辛温走窜,功能通窍止痛,辅以白芍柔筋缓急,竹茹清除虚热,余皆为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之品。
上药连服12剂,患处疼痛逐渐好转,唯舌脉同前,仍嘱原方照服,后又进数剂,病乃大瘥,疼痛已除,能进饮食,患者甚慰。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根供药用,性味甘辛而温,以其辛香善于走散,故除补血又能调气活血,治疗气血凝滞,络脉不和引起的疼痛证候。《本草备要》“为血中之气药”,李时珍曰:“治上用头,治中用身,治下用尾,通治全用”。所以本方用当归头,正是运用其特长,在头面发挥其活血止痛作用。
鸡血藤又名过山龙、苦藤,属豆科,为攀缘灌木,山野多生,茎供药用,性味苦温,补血行血,通经活络,配合细辛止痛功效较佳,故本病重用。
丹参又名赤参,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山野自生,根供药用,入血分。主要功能在于行血祛瘀,调经止痛,本为妇科要药,前人有的认为丹参能补血活血,誉为“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其实丹参主要的功能在于行血祛瘀,调经止痛,瘀血去则新血生,补血之意义当作如此理解。《本草备要》引郑奠一曰:通利血脉,实有神验;《神农本草经》所言“破癥除瘕”等均是活血化瘀的论证。本方用酒制丹参即取其酒性上浮,而药势行之更速,因证疼痛如刀割、针刺,正是瘀血疼痛辨证之依据,瘀去血通,疼痛自止,此“通则不痛”之理自明。
头痛系自觉症状,临证极为常见,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以上五例头痛(包括“偏头风”、“瘀血顽痛”),是属杂病范畴,患者是以头痛为苦的主要证候。因为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会于此。故六淫外袭,上犯巅顶,或为风寒遏络,或为热扰清空,或为湿蔽清阳,或为血脉瘀滞,或为脑海失养,或为气血不足,均能导致头痛。由此可见头痛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在治疗上,外感头痛以疏风散寒,行湿祛邪为主;内伤头痛,则以平肝、滋阴、补气、养血、祛瘀、化痰(湿)等法为主。外感包括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包括肝阳头痛,肾虚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湿浊)头痛,瘀血头痛;又有雷头风,偏头风(痛)等头痛证。见痛止痛是为治标,患痛病因除掉是为治本;治则总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是。但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此中医治头痛之大法也,亦即《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治病必求于本”的道理。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咳血方加味治疗肝郁化火,肝火扰肺

    肝郁化火火扰肺,气逆咳嗽颜面红。咳引胁痛痰稠浓,心烦口渴舌质红。平肝清肺降气逆,青黛瓜蒌前海浮。栀子桑皮诃子肉,川楝生地白茅根。 方药: 咳血方加味: 青黛10g(布包) 瓜蒌仁1…

  • 乌贼骨的功效与作用,乌贼骨的临床应用

    乌贼骨味咸涩性微温,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止带固精,制酸止痛,燥湿生肌。遍查历代本草,未有言其能降逆者,唯《素问》血枯证中有“胸胁支满者,防于食”之句,治以四乌贼骨一芦菇(即茜草)方。…

  • 定喘汤加减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并发肺炎

    脾肺两虚外邪侵,形体瘦弱面黄白。气促息短烧不高,自汗盗汗不思食。舌苔薄白舌质淡,细弱浮大无力脉。宣肺敛气健脾胃,麻杏茯苓鲜芦根。酒芩银花白术炒,五味白果陈苏子。 方药: 定喘汤加减…

  • 妊娠小便不通治疗方法

    妊娠小便不通妊娠小便不通指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本病的发生,主要是胎气下坠,压迫膀眈,以致膀胱不利,水道不通,尿不得出,常用的治疗妊娠小便不通的偏方主要…

  • 桃核承气汤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概况及展望

    摘要:目的:总结桃核承气汤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方法:总结近20年来研究桃核承气汤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成果,从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2个方面进行分析…

  • 杏苏散加减治疗外感风寒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 气管炎分急慢型,祖国医学“咳嗽”名。急多外感慢内伤,一年四季均可生。 注: 支气管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属中医“咳嗽”范围。急性多属于外感咳嗽,慢性多属于内伤咳嗽。一年四季…

  • 小儿腹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治法】淡渗利水,清利湿热,健脾燥湿。【方名】止泻汤。【组成】匾蓄7.5克,瞿麦7.5克,车前子7.5克,木通5克,滑石7.5克,通草7.5克,党参7.…

  • 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

    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阴虚火旺型不寐症患者予以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1-4个疗程并随访半年,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

  • 小承气汤加味治疗脊柱术后腹胀

    主治:脊柱手术,伤及督脉,导致六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腹胀、腹痛(脊柱术后肠麻痹)。 处方:大黄15克,厚朴、枳实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少量多次服用。用药后见排气,腹胀消失,…

  • 不孕症方十九

    益母草30克,当归15克,鸡蛋2个。将药用清水2碗煎取1碗,用纱布滤渣,鸡蛋煮熟,冷却去壳,划弄小孔数个,用药汁煮片刻后,饮药汁吃鸡蛋。每周吃2-3次,1个月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