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菠

刺菠
(《闽东本草》)

【异名】泼盘、托盘(《救荒本草》),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闽东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蓬蘽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蓬蘽
落叶小灌木,高达1米。茎细长柔弱,具皮刺和密生腺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的块刻状锯齿,两面稍有绒毛,下面疏生腺毛;托叶披针形。花白色,径约4厘米,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3~6厘米,有柔毛和腺毛;萼片披针状三角形,两面密生绒毛,先端长尾尖;花瓣倒卵状椭圆形。聚合果球形,热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林缘或路旁。分布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采集】春、夏之间采收,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和三叶豆甙。

【性味】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伤暑吐泻,风火头痛,感冒,黄疸。

【选方】①治喉痛、牙痛、头痛,衄血:刺菠叶三钱。加食盐少许炖服。

②治扁桃体炎:鲜刺菠根三两,粳米一两。水煎,加蜜二两调服。(性味以下出《闽东本草》)

③治小儿高热发惊:饭消扭根一钱。水煎服。

④治黄疸:饭消扭根四两,黄酒二两。水少量煎汁,饭后服。

⑤治小儿暑疖:饭消扭叶,捣烂取汁外敷。(③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5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梨木皮

    梨木皮(《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梨"条。 【功用主治】《纲目》:"解伤寒时气。" 【选方】治伤寒温疫,已发未发:用梨木皮、大甘草各一…

  • 树地瓜_树地瓜有什么功效_树地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山枇杷、斑鸠食子、鸡眼睛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下乳。主乳汁不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裂叶榕的果实。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状,高达3m。全株有乳汁…

  • 黑皮跌打_黑皮跌打的功效与作用_黑皮跌打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通气香、大力丸、牛耳风、黑风藤、拉藤公、酒饼子公、石头子、雷公根、石拢藤、牛利藤、石指酸藤、槟榔木、九蛇风、野辣椒、麻哈哈 性味:温;甘 功能主治:通经络;强筋骨;…

  • 金线草根

    金线草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

  • 巴旦杏仁_巴旦杏仁的功效和作用_巴旦杏仁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八担仁、巴达杏仁、叭哒杏仁、巴旦杏、偏桃、婆淡树、偏核桃、匾桃、忽鹿麻、京杏 性味:味苦、甘,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主痛经,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

  • 鲫鱼胆

    鲫鱼胆(《纲目》) 【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胆,动物形态详"鲫鱼"条。 【功用主治】①《纲目》:"取汁涂疳疮、阴蚀疮,杀虫止痛;点喉中,治骨鲠、竹刺不出。" ②《陆川本草》:"治白…

  • 马蔺花

    马蔺花(《纲目》) 【异名】剧荔花(《吴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图经》),马楝花(《水东日记》),潦叶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旱蒲花(《江苏药材志》)。 【来源】鸯尾科植物马…

  • 红香树

    红香树(《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猪头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胖婆茶(《广西植物名录》),红楣、香叶树(《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梨的树皮或叶。 【…

  • 毛蕨根_毛蕨根治什么病_毛蕨根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贯众、贯仲、紫萁 性味: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感;麻疹。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痢疾;肠道寄生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

  • 荠企苗

    荠企苗(《纲目》) 【异名】隐忍(陶弘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荠企的苗叶。植物形态详"荠企"条。 【性味】《纲目》:"甘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①《本草图经》:"主腹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