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

主治:慢性胆囊炎。

  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

①肝胆气滞型:右胁下隐痛、口苦、恶心、纳呆,反复发作。或有轻度巩膜黄染,不发热或低热。上腹轻压痛,墨菲氏征(士)。小便清利或黄,大便正常,舌质微黄,脉弦细,相当于症状较轻慢性胆囊炎。治宜疏肝理气止痛,健脾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木香9克,郁金10克,川芎10克,蒲公英30克,海金砂10克,甘草3克。苔白腻为兼有脾虚湿滞,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苔黄燥为气滞化火加龙胆草5克,生大黄5克,痛甚者加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

②肝胃不和型:右胁闷痛连及右肩背部,食油腻引发或加剧,口干、口苦、纳呆、恶心呕吐、尿黄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此型常伴有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时伴有轻度肝功异常,治宜疏肝理气,清热解郁。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10克,栀子9克,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0克,木香9克,郁金10克,川楝子9克。

③肝郁脾虚型:右上腹闷痛连及胁背,纳呆、神疲乏力,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弦细。此型多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炎症。治宜健脾益气,舒肝理气止痛。方用逍遥散加减: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木香6克,郁金9克,枳壳9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甘草5克。

④肝胆湿热型:右胁下痛较重,口苦、纳呆、恶心呕吐,伴有恶寒发热。黄疸、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上腹痛拒按,有时可扪及肿大胆囊,墨菲氏征阳性。多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伴有胆结石。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方用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克,栀子12克,大黄10克,金钱草20克,海金砂15克,郁金10克,木香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

⑤肝阴不足型:右胁下闷痛、口苦、口干、恶心呕吐,大便秘,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或细数。治宜养阴柔肝,和胃止痛,佐以利湿热。此型常伴有慢性胃炎或慢性肝炎。方用一贯煎加减:生地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枸杞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鸡内金10克,竹茹15克,金钱草15克。

⑥肝胆毒热型:阳明腑证的进一步发展,病变错综复杂,寒战高热,右胁及脘腹疼痛、拒按,黄疸加重,墨菲氏征阳性,尿少色赤,大便秘,舌质红绛,苔黄燥。脉细数无力。此型相当于梗阻性胆管炎。严重者血压可下降,神昏谵语,脉微,此为热入营血,相当于感染性休克。治宜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方用清营解毒汤加减:犀角(或水牛角15克)2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黄连5克,银花30克,连翘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

西药治疗以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或先锋霉素抗感染。补液、抗休克,调整水电介质平衡。以25%硫酸镁、654-2解痉止痛利胆。

疗效:本组35例。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白血球总数与中性分类恢复正常)21例,治愈率占60%;好转(症状体征减轻,白血球总数和中性分类下降)14例,好转率100%。平均住院日13.6天。

按语: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胁痛”、“胆胀”范畴,缺少典型临床症状。据文献报道,胆囊炎患者有症状者仅25%。若无急性发作,确诊不易。右胁下闷痛、口苦、右上腹压痛或叩击痛为最可疑体征。“B超”,腹部X线平片,胆囊造影,对诊断本病有参考价值。本文67例住院患者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化验,再行“B超”、“A超”或X线胆囊造影而确诊。

67例胆囊炎患者并胆囊结石20例,占29.85%,其中治疗组12例(12/35)占37.14%。对照组8例(8/32)占25%。有报道70%慢性胆囊炎由胆结石症所致,可能系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而引起炎症,在此基础上也可导致细菌感染。可见胆石症是慢性胆囊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胆腑以疏泄通降为顺,若肝胆郁结或中焦湿热滞结,均能引致胆道不通而发生痛症。气郁与湿热多与精神刺激,气候失常和饮食不节有关,加上局部某些刺激因素,如胆道内的异物,寄生虫体,虫卵或细菌等,引起胆道的感染与结石。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配合西药抗生素、输液、抗休克等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相差非常显著(P<0.01),有效率相差显著(0.0%≥P>0.01)。本组所用中药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提高机体抵抗力。方中大黄,郁金,木香等经药理试验证明可舒张oddi氏括约肌,从而对胆道起到有效的“内冲洗”作用,促进胆石排出,胆道梗阻得以解除;配合西药抗菌解痉,对控制感染,缓解症状等方面确比单纯西药好。本文有一例患者林××,住院号90183,曾经二次胆囊手术取出泥沙样结石。本次复发,因害怕手术而求诊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缓解,排出黄豆大胆石数块,住院14天,治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阿米巴痢疾偏方

    处方与用法:仙鹤草20克,木棉花12克,厚朴花、木香、藿香、马蹄金、炒淮山、神曲、白头翁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功效:止血,杀虫,止痒,主治阿米巴痢…

  • 蚂蟥能使人的血液通畅

    据海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发现,蚂蟥分泌的唾液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抗凝血物质——水蛭素,这种物质可以使伤口处的血液流动而不凝固达20分钟以上。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蚂蟥的消化道里也会存在一…

  • 小蓟饮子加减治疗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面浮肿,尿少尿黄或尿血。尿有蛋白红血球,下焦湿热邪迫血。清热解毒兼利湿,小蓟生地鲜茅根。连翘板兰生侧柏,赤豆车前柏藕节。 方药: 小蓟饮子加减: 小蓟10g 生地15g 鲜…

  • 头痛难忍、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心脏无力、高血压良方

    (1)蕃石榴8个切片(硬的比较有效),下锅煮3碗水,煮滚10分钟就可喝,饭前才有效。(2)新鲜金针菜半斤,4碗水煮10分钟就可喝,饭后喝比较有效。

  • 蓟菜汤治疗肺炎

    肺炎系常见病,属中医学“风温病”肺热咳喘等范畴。以往按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多采用桑菊、银翘、麻杏甘石汤等方剂治疗,但疗程长,有的疗效差。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肺炎的病因病机为“风…

  • 一贯煎滋肝疏肝,玳瑁平肝潜阳治疗高血压

    玳瑁一药,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甲片。其形似龟,体略大之,背及腹部均有坚硬的鳞甲。该药性味干咸而寒,入心、肝经,功可清热解毒,镇惊平肝。《本草纲目》:“玳瑁,清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古…

  • 治疗中暑的偏方9

    [用料]青蒿、白扁豆各6克,连翘、云苓、西瓜翠衣各10克,通草、生甘草各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中暑暑湿证。

  • 糖尿病的偏方1

    南瓜治糖尿病用料:南瓜。制法:将南瓜切成3分宽的条,放在锅中蒸熟。用法:每日3次,每次150克。长期服用,疗效特佳。

  • 抗衰防老方8

    熟地黄100克,万年青150克,黑桑椹120克,黑芝麻60克,淮山药200克,南烛子、花椒各30克,白果15克,巨胜子45克,好酒2000克。将药共捣细,用夏白布包贮,置于净器中,…

  • 斑秃方十五

    何首乌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何首乌放人砂锅中煎取浓汁后去药渣,然后放人大米和冰糖,将米煮成粥即成,食用。本方尤适用于脱发久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