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五刺应五脏论 admin • 08/03/2024 10:05 • 针灸大全 歧伯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者,浅内而疾发,无针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以应肺也。二曰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以取经络之血,以应心也。三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以应肝也。四曰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以应脾也。五曰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骨,以取骨痹,以应肾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8.html 赞 (0) admin 0 0 生成海报 序·自叙 上一篇 07/03/2024 卷二十九 四言举要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卷三·百穴法歌(神应经) 手之太阴经属肺,尺泽肘中约纹是,列缺侧腕寸有半,经渠寸口陷脉记。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寻,爪甲如韭此为的。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号商阳,本节前取二…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四·南丰李氏补泻 《图注难经》云:『手三阳,从手至头,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足三阳,从头至足,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足三阴,从足至腹,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三·策 诸家得失策 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自掌至天河穴为上,自天河穴至指头为下。 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 掐二人上马,能补肾,…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四·难经补泻 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一·经络论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曰:“心赤,肺白,肝青…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一·刺热论 黄帝问曰:“五脏热病奈何?” 歧伯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五·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血气,…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六·手太阴肺经 《内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与肺,故病在背。其味…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 卷八·耳目门 耳鸣:百会听宫听会耳门络却阳溪阳谷前谷后溪腕骨中渚液门商阳肾俞。 生疮,有脓汁:耳门翳风合谷。 重听无所闻:耳门风池侠溪翳风听会听宫。 目赤:目窗大陵合谷液门上星攒… admin 针灸大全 08/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