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地锦

斑地锦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血筋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斑地锦的全草。

【植物形态】斑地锦
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高15~25厘米,含白色乳汁。根纤细;分枝较密,枝柔细,带淡紫色,表面有白色细柔毛。叶小,对生,成2列,长椭圆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先端具短尖头,基部偏斜,边缘中部以上疏生细齿,上面暗绿色,中央具暗紫色斑纹,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叶柄长仅1毫米或几无柄;托叶线形,通常3深裂,杯状聚伞花序,单生于枝腋和叶腋,呈暗红色;总苞钟状,4裂;具腺体4枚,腺体横椭圆形,并有花瓣状附属物;总苞中包含由1枚雄蕊所成的雄花数朵,中间有雌花1朵,具小苞片,花柱3,子房有柄,悬垂于总苞外。蒴果三棱状卵球形,径约2毫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顶端残存花柱。种子卵形,具角棱,光滑。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于山野、路边和园圃内。分布浙江、江苏等地。

【采集】6~9月采收,晒干。

【性味】《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辛,平。"

【功用主治】止血,清湿热,通乳。治黄疸,泄泻,疳积,血痢,尿血,血崩,外伤出血,乳汁不多,痈肿疮毒。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散血止血,利小便,通乳汁。治痈肿恶疮,金刃扑损出血,血痢,崩中。"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利尿,健胃,活血,解毒。治黄疸,痢疾,腹泻,尿路感染,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痔疮出血,小儿疳积,跌打肿痛,女人乳汁不通,蛇咬伤,头疮,皮肤疮毒,创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量2两);或和鸡肝煮服。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四肢疮肿:干斑地锦二两。红牛膝(苋科)四至五钱,土茯苓一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②治小儿疳积:干斑地锦一两,鲤鱼献子(马鞭草科华紫珠)根、白马骨(茜草科)、紫青藤(鼠李科牯岭勾儿茶)、醉鱼草(马钱科)根各四至五钱,黑豆半生半熟十余粒。水煎,冲糖服;或斑地锦和鸡肝煮服。

③治痢疾:干斑地锦二至三两。水煎,冲糖服。

④治乳汁不多:干斑地锦二两左右,水煎冲黄酒服。

⑤治疣赘:鲜斑地锦,捣汁外敷。(选方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1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槐根

    槐根(《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根,植物形态详"槐花"条。 【药材】干燥的根粗壮而呈圆柱形,略弯曲。外表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木质,纤维性。 【化学成分】含d-…

  • 柘耳

    柘耳(《纲目》) 【异名】柘黄。 【来源】为寄生于柘树上的木耳。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功用主治】治肺痈咳嗽,脓血腥臭。不问脓成未成,用柘耳一两研末,糊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

  • 皋芦

    皋芦(《本草拾遗》) 【异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艼(《南越笔记》)。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 【植物形态】皋芦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似,惟枝干…

  • 鸊鷉

    鸊鷉(《本草拾遗》) 【异名】鷉、须赢(《尔雅》),刁鸭(《食疗本草》),油鸭(《纲目》),水鸰仃(《医林纂要》),水葫芦(《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来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

  • 绵马贯众_ 绵马贯众的功能与主治_贯众的中毒剂量

    基础信息 别名:贯众、绵马、野鸡膀子、牛毛黄、贯仲 性味:苦;涩;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驱虫。用于虫积腹痛,疮疡。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

  • 仙鹤草

    【中文名】仙鹤草(《伪药条辨》) 【类别】全草类 【异名】龙牙草、施州龙牙草(《本草图经》),瓜香草(《救荒本草》),黄龙尾(《滇南本草》),铁胡蜂、金顶龙芽(《百草镜》),老鹳嘴…

  • 桄榔面

    桄榔面(《本草拾遗》)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树干髓部的淀粉。植物形态详"桄榔子"条。 【采集】将树干割断,去皮,取髓部晒干,磨粉。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用…

  • 水杨梅_水杨梅有什么副作用_水杨梅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水杨柳、水毕鸡、串鱼木、水石榴、水金铃、鱼串鳃、绣球柳、沙金子、白消木、水红桃、水荔枝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泄泻;痢疾;湿疹;…

  • 老头草_老头草的功效与作用_老头草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火绒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感冒发热;咽喉炎;肾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白火绒草的全草。 原形态:黄白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高达1…

  • 马蹄细辛

    马蹄细辛(《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山牛蒡、水葫芦。 【来源】为菊科植物心叶风毛菊的根。 【植物形态】心叶风毛菊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50厘米。根生叶有长柄,柄长4~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