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子

暴马子
(《吉林中草药》)

【异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荷花丁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的树皮、树干及茎枝。

【植物形态】暴马丁香
落叶乔木,高6~8米。树皮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褐色,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芽小,卵圆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纤毛。叶对生,卵圆形,先端突尖、渐尖或钝,基部通常广楔形,全缘,有光泽。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萼钟状,4裂,宿存;花冠漏斗状,不比萼长或微长;裂片4;雄蕊2,伸出花冠外,约为花冠2倍长;子房2室。蒴果长圆形,开裂象小鸭嘴。种子长圆形,周围有纸质的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于林缘、河岸及混交林下。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树皮含挥发油、甾醇、三萜成分及酚性成分。

【药理作用】①祛痰作用
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显著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作用强度与同剂量桔梗相当,切断迷走神经后,作用不受影响,直接从气管内给予小量药物亦可发生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发生作用。对于气管纤毛上皮运动则反有抑制。祛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黄酮类物质。

②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非常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萜类。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树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有止咳作用。

③对大鼠实验性慢性气管炎的作用
灌服浸膏20克/公斤,共20天。并无止咳作用,但能减轻Ⅲ级以下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增生,使各级支气管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气管腺体肥大增生减轻以及腺泡、导管粘液化数量减少,但对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淋巴组织增生无明显作用。

④其他
全皮及内皮水煎液对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对此只有轻度抑制。木心水煎液则无作用。全皮水煎液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机能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无影响。

【毒性】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大于100克/公斤及10.18克/公斤。豚鼠灌胃20克/公斤/日(相当于成人量20~40倍)连续20天,除体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外,心电图、肝功能、尿蛋白及内脏病理切片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全皮水煎液对胃有刺激性,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则无刺激。

同属植物欧暴马丁香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给发热之兔、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热作用。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寒。"

【功用主治】《吉林中草药》:"消炎,镇咳。利水。治痰鸣喘嗽,心脏性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选方】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暴马子一寸长,切条,水煎频饮。(《吉林中草药》)

②治心脏性浮肿:暴马子一两,切碎,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实验表明,暴马子各部分以内皮作用最强,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临床多采用其嫩皮,剂型有冲剂、粉剂、糖浆、丸剂,及暴马子皮提出物等。除单方制剂外,尚有复方制剂,但两者疗效相近。对单纯型慢性气管炎的疗效皆高于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疗效皆高于平喘的疗效。暴马子镇咳作用虽明显,但不及可待因,祛痰作用与等剂量的桔梗比较,作用相似。制剂与用法:㈠冲剂:取暴马子树皮洗净煎煮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成膏加糖粉混匀,制成颗粒,60℃左右干燥。每次3克;日服3次。每日量相当暴马子树皮1两。㈡糖浆:暴马丁香嫩皮3两,青萝卜3两,加水300毫升,煎成60毫升,加白糖适量即成。每次30毫升,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㈢丸剂:每丸3钱(含暴马丁香嫩皮粉5克,蜂蜜5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一疗程。㈣粉剂:暴马子皮水煎3次,每次1小时,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粉剂,每日5钱(10两制),分3次服,连服20天。㈤暴马子皮提出物:从暴马子树皮(干)5钱(10两制)中制取总提出物1.8克,每次0.6克,每日3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疗效:冲剂组冶疗25例,近期控制2例,显效3例,好转14例,无效6例;糖浆组治256例,近期治愈33例,显效79例,好转114例,无效30例;丸剂组治疗275例,近期治愈22例,显效1例,好转122例,无效70例;提取物组观察20例,2个疗程后近期治愈7例,显效4例,进步7例,无效2例。服暴马子皮提取物后一般在2~3天开始见效,6天效果明显,10天效果可达一定高度;10天后若继续治疗。有效病例可继续好转或趋向治愈,而无效者则仍然无效。副作用:少数病例服药后有口干、胃部不适、轻度腹泻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22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龙须菜

    龙须菜(《纲目》) 【异名】海菜(《漳浦县志》),线菜(《闽志》)。 【来源】为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 【植物形态】江蓠(《纲目》)藻体直立,丛生,高10~50厘米,可达1米,紫褐…

  • 草灵脂

    草灵脂(《四川中药志》) 【异名】岩兔屎、岩鼠粪(《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鼠兔科动物西藏鼠兔的粪便。 【动物形态】西藏鼠兔体形相短,体长约14厘米。头部长而狭,耳廓短而圆。上…

  • 蓖麻油_蓖麻油可以喝嘛_蓖麻油有什么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滑肠;润肤。主肠内积滞;腹胀;便秘;疥癣癣疮;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communisL.的种…

  • 丝瓜

    丝瓜(《滇南本草》) 【异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

  • 苍耳

    苍耳(《千金·食治》) 【异名】卷耳(《诗经》),葹(《楚辞》),苓耳(《毛诗传》),地葵(《本经》),枱耳(《楚辞》王逸注),白胡荽(郑玄),常枱(《广雅》),爵耳、耳珰草(陆玑…

  • 榉树叶

    榉树叶(《唐本草》)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叶。植物形态详"榉树皮"条。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婉可成《食物本草》:"味苦,寒,无毒。" 【…

  • 佛手露

    佛手露(《纲目拾遗》) 【来源】为芸香种植物佛手的果实的蒸馏液。植物形态参见"佛手柑"条。 【性味】《纲目拾遗》:"味淡。" 【功用主治】①《金氏药帖》:"专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 啤酒花

    啤酒花(《新疆中草药手册》) 【异名】忽布,香蛇麻(《新疆中草药手册》),啤瓦古丽(维名)。 【来源】为桑科植物啤酒花的雌花序。 【植物形态】啤酒花,又名:蛇麻草。多年生缠绕草本,…

  • 山海棠_山海棠有副作用吗_山海棠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一口血、大麻酸汤杆、野海棠、白棉胡老鸦枕头、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苹果、腰包花、化血丹 性味:味微苦;酸;涩;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箅调经;行气止痛。主月经不调…

  • 臭牡丹根_臭牡丹根服有什么禁忌_臭牡丹根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臭枫根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行气健脾;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主食滞腹胀;头昏;嘘咳;外痢脱肛;肠痔下血;淋浊带下;风湿痛;脚气;痈疽肿毒;漆疮;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