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太白贝母

  川贝母—太白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Taipaiensis
  (英) TaipeiFritillaryBulb
  【别名】 尖贝。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的鳞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40cm。鳞茎直径1~1.5cm。叶对生,有的中部兼3~4枚轮生或散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5~10cm,宽3~7(~12)mm,先端有的稍弯曲。花单朵,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先端有时梢弯曲,但绝不卷曲;花被片6,长3~4cm,绿黄色,无方格斑,通常仅在花被片先端近两侧边缘有紫色斑带;外轮3片狭倒卵状矩圆形,宽9~12mm,先端浑圆;内轮3片近匙形,上部宽12~17mm,基部宽3~5mm,先端骤凸而钝,蜜腺窝几不凸出或稍凸出;花药近基着,花丝通常具小乳突;花柱分裂部分长3~4mm。蒴果长1.8~2.5cm,棱上的狭翅宽0.5~2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海拔2400~3150m的山坡草丛中或水边,主产陕西、甘肃、四川、湖北。

  【采制】 同暗紫贝母。

  【性状】 鳞茎扁卵圆形或圆锥形,直径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平整。味苦。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暗紫贝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51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牧马豆_牧马豆吃多了有危害吗_牧马豆的用药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黄花苦豆子、LAO豆子、野决明、苦豆 性味:甘;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润肠通便。主咳嗽痰喘;大便干结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披针叶黄华的全草…

  • 细香葱_细香葱是中药吗_细香葱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冻葱、冬葱、慈葱、太官葱、绵葱、四季葱、香葱、分葱、科葱、葱花儿、小葱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解表;通阳;解毒。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痈疽肿毒;跌打…

  • 草柏枝

    草柏枝(《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玄参种植物草柏枝的根。 【植物形态】草柏枝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16厘米。根茎短,直立或斜生,其下有根数条,丛生,细而弯曲。茎直立。不分…

  • 秀丽野海棠_秀丽野海棠的成分分析_秀丽野海棠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活血丹、野海棠、金石榴、活血藤、高脚山茄、山糖浆、白矮茶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调经。主风湿痹痛;月经不谳,白带,疝气;手脚浮肿;流火;跌打损…

  • 东莨菪

    东莨菪(《中国药植图鉴》) 【异名】唐充(藏名)。 【来源】为茄科植物东莨菪的根茎。 【植物形态】东莨菪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结节状。茎高30~60厘米,基部有鳞片。叶互生,长椭圆形…

  • 鸢脚爪

    鸢脚爪(《四川中药志》) 【异名】鹰爪(《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脚爪。 【动物形态】茑(《诗经》),又名:黑耳鸢、老鹰。体长约65厘米。嘴黑色,蜡膜和下嘴基部淡黄…

  • 黄颔蛇头

    黄颔蛇头(《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头部。动物形态详"黄颔蛇"条。 【功用主治】《纲目》:"主久疟及小肠痈。"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煅研,调涂。

  • 菱叶山蚂蝗

    菱叶山蚂蝗(《贵州草药》) 【异名】小粘子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圆菱叶山蚂蝗的根、叶。 【植物形态】圆菱叶山蚂蝗小灌木,高约1米。茎有棱,疏被伸展的短柔毛.叶互生,有小叶3枚;两…

  • 山牡丹

    山牡丹(《云南中草药》) 【异名】葛藤、跌打王、藤续断(《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白花银背藤的根皮或全株。 【植物形态】白花银背藤藤本。叶互生,全缘,卵圆形或阔椭圆…

  • 赶山鞭

    赶山鞭(《江苏药材志》) 【异名】小金丝桃(《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小茶叶、小金雀、女儿茶、小早莲(《江苏药材志》),小连翘、小叶连翘(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藤黄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