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沙糖

赤沙糖
(《随息居饮食谱》)

【异名】沙糖(《唐本草》),紫沙糖(《纲目》),黑沙糖(《本草原始》),红糖(《医林纂要》),片黄糖(《本草求原》)。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植物形态参见"甘蔗"条。

【性味】甘,温。

①《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纲目》:"性温。"

③《医林纂要》:"甘,热。"

【归经】入肝、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④《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虚羸血痢。

①《唐本草》:"功体与石蜜同,而冷利过之。"

②《食疗本草》:"主心热口干。"

③《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杀虫,解酒毒。"

④《本草衍义》:"治心肺大肠热。今医家治暴热,多以此物为先导。"

⑤《纲目》:"和中助脾,缓肝气。"

⑥《本经逢原》:"熬焦,治产妇败血冲心,及虚羸老弱血痢不可攻者。"

⑦《本草从新》:"补,和中和血,功用与白者相仿而稍逊。和血则紫者为优。"

⑧《医林纂要》:"暖胃,补脾,缓肝,去瘀,活血,润肠。"

⑨《随息居饮食谱》:"散寒活血,舒筋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开水、酒或药汁冲化,3~5钱。外用:化水涂或研末敷。

【宜忌】有痰湿者不宜服。

①《食疗本草》:"多食损齿,发疳匿,不可长食之。"

②《本经逢原》:"助湿热,不可多食。"

【选方】①治下痢噤口:沙糖半斤,乌梅一个。水二碗,煎一碗,时时饮之。(《摘元方》)

②治痘不落痂:沙糖调新汲水一杯服之;白汤调服亦可,日二服。(《纲目》)

③治上气喘嗽烦热,食即吐逆:沙糖、姜汁等分,相和,慢煎二十沸,每咽半匙。(《纲目》)

④治食韭口臭:沙糖解之。(《摘元方》)

⑤治虎伤人疮:水化沙糖一碗服,并涂之。(《摘元方》)

⑥治火烧、水烫:赤沙糖瓦上煨,研末,菜油调敷。(《中医杂志》(20):6,1966)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60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扁藤_扁藤泡水喝的功效_扁藤可以泡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腰带藤、羊带风、扁骨风、铁带藤、大芦藤、过江扁龙、脚白藤、大血藤、岩五加 性味:辛;酸;平 功能主治:祛风化湿;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中风偏瘫;跌打损伤 …

  • 蒴藋赤子

    蒴藋赤子(《证类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蒴藋"条。 【功用主治】《范汪方》:"疗手足忽生疣目,蒴藋赤子挼使坏,疣目上涂之,即去。"

  • 斑茅花

    斑茅花(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植物形态详"斑茅"条。 【采集】夏、秋季采收。 【功用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

  • 败酱_败酱的作用与功效_败酱的医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败酱草、苦菜、野苦菜、苦斋公、豆豇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苴、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

  • 崖松_崖松是中药吗_崖松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小鹅儿肠、半边莲 性味:酸;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痈肿;丹毒;睾丸炎;烫火伤;湿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细叶景…

  • 树头发

    树头发(《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银头发。 【来源】为珊瑚菌科植物黑龙须的全草。 【植物形态】黑龙须植物体细丝状,黑色。担子果丛生,质韧,基部细圆柱形,向上渐细,分枝极多,小枝细…

  • 水杨根

    水杨根(《纲目》)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根。 【植物形态】红皮柳,又名:蒲柳(《尔雅》),蒲杨(崔豹《古今注》),水杨(《水经注》),青杨、萑苻(《纲目》)。灌木,高达4米…

  • 王瓜

    王瓜(《本经》) 【异名】钩、索姑(《尔稚,),土瓜(《本经》),雹瓜(《圣惠方》),老鸦瓜(《本草图经》),野甜瓜、马雹儿(《丹溪纂要》),马剥儿(《医学入门》),马?瓜、公公须…

  • 黄梢蛇

    黄梢蛇(《广西中药志》) 【异名】过树龙,上竹龙、黄肚龙、索蛇。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灰鼠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灰鼠蛇全长120~160厘米。眼大,瞳孔圆形。颊鳞3片,少…

  • 鸭脚木皮_鸭脚木皮的功效与作用_鸭脚木皮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西加皮、鸭脚皮、鸭脚木、鸭脚罗伞、九节牛、小叶鸭脚木、汉桃树、七叶莲、江木母、脚母树、鸭麻瓜、鸭母有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