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子

芸薹子
(《千金·食治》)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芸薹"条。

【采集】4~6月间。种子成熟时,将地上部分割下,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种子类圆球形,直径约1~2毫米,种皮黑色或暗红棕色,少数呈黄色。在扩大镜下检视,表面有微细网状的纹理,种脐点状;浸在水中膨胀。除去种皮,见有2片黄白色肥厚的子叶,沿主脉相重对折,胚根位在二对折的子叶之间。气无,味淡,微有抽样感。以饱满、表面光滑、无杂质者为佳。
全国各地多产,以长江下游一带产量最丰。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40~50%,蛋白质23%,并有一种甙能生成异硫代氰酸巴豆醇酯0.4~0.6%。尚含芸香甙。
油菜和其他十字花种植物的种子,以含有大量的芥酸为特征,其余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11-酸。但亦有不含芥酸的人工栽培的变种。种子油中一般含甾醇0.5%,以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菜子甾醇为最多,小部分为胆甾醇。芸薹子油含生育酚约0.08%。去脂的种子粉含芥子油甙约5%,此甙经酶解可产生异硫代氰酸盐、腈和硫代噁唑烷酮。种子又含芸香甙及甚多蛋白质。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行血,破气,消肿,散结。治产后血滞腹痛,血痢。肿毒,痔漏。

①《千金·食治》:"主梦中泄精。"

②《纲目》:"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③《安徽药材》:"治血痢,腰脚痿痹,瘭疽,乳痈,痔疮,汤火灼伤等。"

④《四川中药志》:"能清虚胀,清肺,明目,治腹张,大便结;外用敷无名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熬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榨油涂。

【选方】①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冲心刺痛,并治产后心腹诸疾:芸薹子(炒)、当归、桂心、赤芍药等分(为末)。每酒服二钱。(《产乳集验方》芸薹散)

②治产后血晕:芸薹子、生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姜七片,酒、水各半盏,童便半盏,煎七分,温服。(《温氏海上仙方》)

③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芸薹子半两(生用),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食前温服。(《圣惠方》)

④治夹脑风及偏头痛:芸薹子一分,川大黄三分。捣细罗为散。每取少许吹鼻中。后有黄水出。如有顽麻,以酽醋调涂之。(《圣惠方》)

②治小儿天瘹:川乌头末一钱,芸薹子三钱。新汲水调涂顶上。(《圣惠方》备急涂顶膏)

③治伤损接骨:芸薹子一两,小黄米(炒)二合,龙骨少许。为末,醋调成膏,摊纸上贴之。(《乾坤生意秘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28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落新妇

    落新妇(《本草经集注》) 【异名】小升麻(《本草拾遗》),术活(《四川中药志》),马尾参、山花七、阿根八、铁火钳(《贵州草药》)。红升麻、马尾参、野开麻、虎麻。 【来源】为虎耳草科…

  • 栝楼茎叶

    栝楼茎叶(《别录》)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植物形态详"栝楼"条。 【性味】《纲目》:"酸,寒,无毒。" 【功用主治】《别录》:"疗中热伤暑。"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 儿茶_儿茶的副作用_儿茶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 性味: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儿茶心材或…

  • 野大豆藤

    野大豆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捞豆的茎、叶及根。 【植物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名实图考》),柴豆、野黄豆…

  • 鸡肝散_鸡肝散的功效_鸡肝散的吃法

    基础信息 别名:白香薷、沙虫药、黑头草、四棱蒿、滇香薷、细野菝子、铁扫把、野苏、蔓坝、野薄荷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显热泻痢;黄疸;小便不利…

  • 蜘蛛网_蜘蛛网的医用价值_蜘蛛网多吃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蜘蛛膜、蜘蛛丝 性味:性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止血;消疣赘。主吐血;金疮出血;疣赘;血瘤;痔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圆蛛科动物大腹圆珠的网丝。 原形态:大腹…

  • 大茶药根

    大茶药根(《岭南草药志》) 【异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钩…

  • 山马蝗

    山马蝗(《植物名实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蚂蝗的全草。 【植物形态】山蚂蝗小灌木,高达1米。茎基部直径2.5毫米,有棱角。3出复叶,顶端小叶片椭圆状菱形,先端短渐尖,钝,基部楔…

  • 牛舌头

    牛舌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苣荬菜(《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荬(《广州植物志》),山苦荬(《广西中草药》),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匍茎苦…

  • 仙掌子

    仙掌子(《纲目拾遗》) 【异名】千岁子、凤栗(《广东新语》)。 【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果实。植物形态详"仙人掌"条。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性子。" 【功用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