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大豆藤

野大豆藤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捞豆的茎、叶及根。

【植物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名实图考》),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瘦细,各部疏被黄棕色长硬毛。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薄纸质,侧生小叶扁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具长柄。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紫红色;雄蕊10,单体;子房上位,无柄,花柱短,柱头小。荚果线状矩形,略弯,长1.5~13厘米,宽约5毫米,被长硬毛,有种子3~4粒。花果期8~9月。
生长于田边、水沟旁。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本植物的种子(野料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淡。"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微寒。"

【功用主治】健脾。治盗汗,伤筋。

①《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茎、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问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②《浙江民间草药》:"平肝健脾。"

③《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4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煮,连汁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10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二色内风消

    二色内风消(《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别名】两色五味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香苏子、北五味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二色内风消的根、茎或果实。 【植物…

  • 陆英_陆英有什么医用价值_陆英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蒴藋、接骨草、排风藤、铁篱笆、臭草、苛草、英雄草、走马箭、排风草、八棱麻、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乌鸡腿、小接骨丹、水马桑、七叶根、水椿皮…

  • 岗松

    岗松(《药学通报》(6):228,1958) 【异名】扫卡木(《陆川本草》),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广西中药志》),长松、沙松(《广西药植名录》),香柴、扫帚子(江西《…

  • 青鱼

    青鱼(《本草经集注》) 【异名】鲭(《日华于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青鱼的肉。 【动物形态】青鱼体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鱼大者长达1米以上。头部稍平扁。口端位…

  • 芦笋

    芦笋(《本草图经》) 【异名】芦尖(《要药分剂》)。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苗。植物形态详"芦根"条。 【采集】春、夏挖取。 【性味】①《本草图经》:"味小苦。" ②《日用本…

  • 腐婢

    腐婢(《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茎、叶。 【植物形态】豆腐木,又名:满山香、小退赤、知时木、早禾柴、黑毛列、臭常山、铁箍散、臭联胆、狐臭树、追风散、凉粉叶、早…

  • 乌骚风

    乌骚风(《分类草药性》) 【异名】乌骨鸡、黑乌骨(《四川中药志》),黑骨头、铁夹藤(《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萝摩科植物青蛇藤的茎。 【植物形态】青蛇藤多年生攀援灌木。幼枝…

  • 绿豆芽_绿豆芽治什么病_绿豆芽可以入药嘛

    基础信息 别名:豆芽菜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绿豆Vignaradiata(L.)R…

  • 省藤_省藤的作用和功效_省藤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红藤、赤藤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驱虫;通淋;驱风止痛。主蛔虫;蛲虫;绦虫病;小便淋痛;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黄藤的茎。 原形态:黄藤,…

  • 山楂─野山楂

    【中文名】:山楂─野山楂【类别】:果实类【英文名】:NipponHawthornFruit【别名】:南山楂、小叶山楂、红果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c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