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根

杨梅根
(《纲目》)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树根,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化学成分】含鞣质。

【性味】辛,温。

①《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温,味苦辛涩。"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酸微涩。"

③《福建中草药》:"辛甘,温。"

【功用主治】理气,止血,化瘀。治胃痛,膈食呕吐,疝气,吐血,血崩,痔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

①《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癞。"

②《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③《贵州草药》:"凉血止血,化瘀生新。"

④《福建中草药》:"理气散瘀,通关开窍。"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研末。外用:煎水含漱、熏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胃气痛:杨梅根(要白种的)一两。洗净切碎,和鸡一只(去头、脚、内脏),水酌量,炖二小时服。(《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功能性胃痛:杨梅树根皮(去粗皮)、青木香(马兜铃根)各等量。均洗净切片烘干,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含杨梅树根皮和青木香各一钱半。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丸,温水送服。(《全展选编·内科》)

③治膈食呕吐:杨梅鲜根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吐血,血崩:杨梅根皮四两。炖肉半斤吃。(《贵州草药》)

⑤治痔疮出血:杨梅根皮四两。炖一只老鸭子吃。(《贵州草药》)

⑥治外伤出血:杨梅根皮研细末,敷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跌打扭伤肿痛:杨梅树根二至四两。水煎,熏洗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刀斧伤筋:杨梅树根(烧存性,外黑内焦黄)一两,冰片三分。共研极细末,用耐以药末撒布伤处,以绷带扎护,夏天一日换一次,冬天三日换一次(伤处忌沾生水,忌摇动)。(《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风虫牙痛:杨梅根皮(厚者,去粗皮)一两,川芎三钱,麝香少许(另研)。上药细末研匀,每用一字,先含温水一口,次用药末于两鼻内搐之,涎出痛止为效。(《杨氏家藏方》立愈散)

⑩治走马牙疳:鲜杨梅根第二重皮,捣极烂,调食盐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⑾治臁疮:杨梅根皮三两。煨水服。又用杨梅根皮适量,煨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⑿治疝气:杨梅新根二两。水煎,酌加酒或红糖服。(《福建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25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荷莲豆菜_荷莲豆菜的害处_荷莲豆菜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团叶鹅儿肠、水蓝青、水冰片、穿线蛇、串莲草、水荷兰、野豌豆尖、对叶莲、青芳草、粉丹草、对节草、月光草、金玉藤、十二时草、田日星、倒藤匙、地花生、痞子药、月亮草、野豌…

  • 小叶鹅掌柴_小叶鹅掌柴有哪些好处_小叶鹅掌柴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七叶莲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养血止血。主风湿麻木;跌打伤痛;吃力血;吐血;便血;血虚体弱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小叶鹅掌…

  • 迷迭香_迷迭香的香味有毒吗_迷迭香有防止脱发的作用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汗;健脾;安神;止痛。主各种头痛;防止早期脱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全草。 原形态:灌木,高达2m。茎及老枝圆柱形…

  • 安胎药_ 安胎药有哪些_安胎药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骨筋草、吓唬草 性味:涩;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脾安胎;益气升提。主胎动不安;脾脏肿大;内脏出血;脱肛;子宫脱垂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

  • 梓叶

    梓叶(《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

  • 黄花蒿子

    黄花蒿子(《纲目》) 【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黄花蒿"条。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纲目》:"辛,凉,无毒。" 【功用主治】《日华子本草》…

  • 线叶金鸡菊_线叶金鸡菊有副作用嘛_线叶金鸡菊的中药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除虫菊、剑叶波斯菊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热毒;消痈肿。主疮疡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剑叶金鸡菊的全草。 原形态:剑叶金鸡菊多年生草本,高…

  • 开口箭_开口箭的副作用_开口箭有毒性吗

    基础信息 别名:巴林麻、心不干、岩芪、大寒药、万年攀、竹根七、牛尾七、竹根参、包谷七、岩七、石风丹、搜山虎、小万年青、开喉剑、老蛇莲、青龙胆、罗汉七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

  • 猴樟果

    猴樟果(《贵州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猴樟"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性温,味辛。 【功用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

  • 川乌头

    川乌头(侯宁极《药谱》) 【异名】川乌(《金匮要略》)。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 【植物形态】乌头(《本经》)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