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丁桂

土丁桂
(《福建民间草药》)

【别名】毛辣花、银丝草(《广州植物志》),过饥草、小鹿衔、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泻痢草(《福建民间草药》),银花草(《南宁市药物志》),毛将军(《泉州本草》),白毛草、白毛莲、白毛将(《广东中药》),白鸽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

【植物形态】土丁桂
纤细、被毛草本。茎高20~70厘米,多少分枝,扩展或斜举,非缠绕状。叶互生;卵形、椭圆形或矩圆形,长约5毫米,间有达10毫米的,先端短尖,基部钝圆,全缘,两面密被丝毛。花小,腋生,单生或2~3朵同生于纤细的花序柄上,花序柄长于叶;苞片小,线形,被毛;萼片5;花冠漏斗状,浅蓝色或近白色,直径6~8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花柱2。蒴果球形,种子4颗。花期春至秋季。

生于干坡上。分布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苦辛,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辛,凉。"

③《广东中药》:"味淡,性微凉。"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黄疸,痢疾,淋浊,带下,疔肿,疥疮。

①《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泻火,涩精益阴。"

②《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止血消肿,清肝热,退翳。"

③《广东中药》:"清湿热。治赤白痢疾,湿热肚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1~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黄疸、咳血:鲜土丁桂一两。和红糖煎服。(《泉州本草》)

②治痢疾:土丁桂一至二两,红糖半两。水煎服,日服二次。

③治梦遗滑精:土丁桂二两,银杏四两,黄酒二两。加水适量炖服。

④治淋浊白带:土丁桂一至二两,冰糖半两。水煎服。

⑤治遗尿症:土丁桂二两,猪膀胱一个。水煎服。(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小儿疳积:鲜土丁桂五钱至一两,或加鸡肝一个,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疔肿:鲜土丁桂捣烂敷患处。

⑧治疥疮:鲜土丁桂每次四两,枯矾少许,煎汤洗患处。

⑨治蛇咬伤:鲜土丁桂,捣烂绞汁,和酒内服,渣敷患处。(⑦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5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赤胫散

    赤胫散(《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土竭力(《植物名实图考》),花蝴蝶、花脸荞、荞子连、九龙盘、花扁担、土三七、散血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小晕药、花脸晕药、红皂药(《民间常用草…

  • 食盐

    食盐(《别录》) 【异名】盐(《周礼》),咸鹾(《礼记》)。 【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因来源、制法等的不同,夹杂物…

  • 牛蒡根

    牛蒡根(《药性论》) 【异名】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植物形态详"牛蒡子"条。 【采集】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

  • 花鱼_花鱼的功能主治_花鱼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青脖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止嗽。主补肺肾;益精;止嗽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黑斑条鳅的肉。 原形态:黑斑条鳅,为小型鱼类,体稍侧…

  • 五谷虫

    五谷虫(《滇南本草》) 【异名】蛆(《集韵》),谷虫(《本草求真》),水仙子(《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 【采集】7~9月间收集,…

  • 大蓟1

    大蓟(《本草经集注》) 【异名】马蓟(《范汪方》),虎蓟(陶弘景),刺蓟、山牛蒡(《日华子本草》),鸡项草(《本草图经》),鸡脚刺(《滇南本草》),野红花(《纲目》),茨芥(《本草…

  • 柠檬_柠檬治什么病_柠檬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黎檬子、黎檬子、宜母子、宜母子、里木子、黎檬干、药果、梦子、宜母果、柠果 性味:酸;甘;凉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和胃安胎。主胃热伤津;中暑烦渴;食欲不振;脘腹痞胀;…

  • 海胆

    海胆(《本草原始》) 【异名】海肚齐、刺海螺、刺锅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或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北方刻肋海胆等的石灰质骨壳。 …

  • 毛枝崖爬藤_毛枝崖爬藤有什么副作用_毛枝崖爬藤子有医用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红五加、五爪龙、大血藤、扁藤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劳伤;咳嗽;跌打损伤;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

  • 油茶子_油茶子的副作用_油茶子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茶子心、茶籽 性味:苦;甘;平;有毒 功能主治:行气;润肠;杀虫。主气滞腹痛;肠燥便秘;蛔虫;钩虫;疥癣瘙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