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_珍珠母有什么副作用_珍珠母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珠牡、珠母、真珠母、明珠母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主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狂惊痫;肝热目赤;翳膜遮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褐纹冠蚌、三角帆蚌或珍珠贝科动物合浦珠母贝的贝壳。

原形态:1.合渍珠母贝,贝壳为斜四方形,壳质较脆,壳长50-90mm,宽18-32mm,高与长相近,较大个体高可达100mm以上。壳顶位于前方,两侧有耳,前耳较后耳稍小。两壳不等,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右壳前耳下方有一明显的足丝凹陷。背缘平直;腹缘圆,壳面淡黄褐色,同心生长轮脉极细密,成片状,薄脆易脱落,壳中部常呈磨损状近腹缘的排列紧密,延伸成小舌末端稍翘起,足丝孔大,足丝呈毛发状。壳内面中部珍珠层厚而发达,具极强的珍珠光泽。有的外套膜受刺激后,上皮组织急剧裂殖,形成珍珠囊,且不断分泌珍珠质,才逐渐形成珍珠。壳内面边缘淡黄色,无珍珠层。铰合线直,有一突起主齿,沿铰合线下方有一长齿片。韧带紫褐色,前上掣肌痕明显,位于壳顶下方,闭壳肌痕大,长圆形,前端稍尖,位于壳中央稍近后方。2.珠母贝,贝壳呈不规则圆形,壳质坚厚,一般壳长110-150mm,大者可达200mm左右,高与长近等,左壳稍凸略大于右壳,壳顶位于背缘前端并向前弯,右壳顶前方有一凹陷,为足丝出孔,两壳耳不明显,壳表面棕褐色或绿褐色,壳顶光滑,暗绿色,其余部分被有同心形鳞片,鳞片延伸至壳的边缘呈棘状或锯齿状,中部鳞片常脱落,多数留有淡白色放射状。壳内面珍珠层厚,有虹彩光泽,铰合线直,无齿,韧带强壮,紫褐色,前上掣肌痕较小,闭壳肌痕宽大,长圆形,略呈葫芦状,外套缘黑色,肛门膜具黑色素,肥厚宽大,顶端有一小突起。3.大珠母贝,贝壳近五边形,略圆,壳质坚实厚重,成体壳长超过200mm,大者可达300mm以上,重大4-5kg,是珍珠贝中最大的一种,壳稍平,壳顶位于背缘前端,前耳小,无后耳。壳表面鳞片排列不规则,呈灰黄褐色,放射肋淡褐色,老贝壳体鳞片常脱落,显露珍珠层,放射肋不明显。壳内面具很厚的银白色珍珠层,边缘部黄褐色。铰合部后端稍突出。韧带宽厚,脱落后有一凹痕。闭壳肌痕宽大,的肾形,痕面不平滑,有许多横纹。肛门膜舌形,末端宽圆。4.长耳珠母贝,贝壳近方形,壳长100mm左右,个体比合浦珠母稍大,壳顶位于前方,无前耳,后耳较长,成翼状突起,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壳表边缘鳞片层薄,成片翘起。壳内面具银白色珍珠层,闭壳肌痕细长。5.三角帆蚌,贝壳大而扁平,壳质坚硬,外形略呈三角形。左右两壳顶紧接在一起,后背缘长,并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前背缘短小,呈尖角状。腹缘近直线,略呈弧形。壳面不平滑,壳顶部刻有粗大的肋脉。生长线同心环状排列,距离宽。贝壳内面平滑,珍珠层乳白色。6.褶纹冠蚌,贝壳较大,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高,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形的冠。壳的后背部自过错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腹级长近直线。壳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壳顶常受侵蚀而丢失表层颜色。珍珠层有光泽。7.背角无齿蚌,贝壳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圆形,前端稍圆,后端呈斜切状,腹缘呈弧形。后背部有自壳顶射出的三条粗肋脉。壳面绿褐色。闭壳肌痕长椭圆形。壳内面珍珠层乳白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风浪较平静的海湾中,泥沙、岩礁或砾较多的海底,以足丝固着生活于岩礁或石块上,以潮流通畅、水质较肥的海区生长较好。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m左右均有生长,通常在5m的深处较多。以硅藻为主食,适且生长温度在15-30℃之间,产卵期5-10月,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壳高即可达70mm左右。2.栖息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以足丝固着于岩礁缝际或珊瑚礁内,且多固着于背风浪的岩石基部。3.多栖息于水深20m左右的海区,在60m的深处也能采到。4.生境和分布同合浦珠母贝。5.生活于淡水泥底稍带沙质的河湖中。6.生活于江河、湖泊的泥底,行动迟缓。7.生活于江河湖沼泥底。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广西沿海,尤以北部湾较为常见,广西合浦产量最高。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及西沙群岛等沿海为育珠的良种之一。3.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为热带亚热带种。4.生境与分布同合浦珠母贝。5.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6.分布于全国各地。7.分布于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饮片新参》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膜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2.《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3.《吉林中草药》: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4.《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物(珍珠母)兼入心、肝两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31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鼬鼠肉_鼬鼠肉是中药吗_鼬鼠肉的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黄鼬、黄鼠狼、鼪鼠、地猴、鬛鼠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淋巴结结核;疥癣;疮瘘;淋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酸不溜_酸不溜可以健脾胃吗_酸不溜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酸姜、酸木浆、酸浆 性味:酸;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软坚散结。主湿热腹泻;痢疾;瘿瘤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

  • 枕材

    枕材(《本草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 【化学成分】干、枝含挥发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类。萜烯中主要是l-α-水芹烯;醇类主…

  • 毛药_毛药怎么入药_毛药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血见愁、野苦菜、野花毛辣角、十萼茄、双花红丝线、红珠草、耳附子、帮梨子、猫耳朵、野辣茄、山辣子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谈止,咳。主咳嗽;哮喘;痢疾…

  • 羽叶三七_羽叶三七的副作用_羽叶三七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纽子三七、黄连三七、花叶扭子七、花叶三七、土三七、疙瘩七 性味:味微苦;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

  • 小凤尾草

    小凤尾草(《陕西中草药》) 【异名】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柱香。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北京铁角蕨的全株。 【植物形态】北京铁角蕨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

  • 青葙_青葙是功效_青葙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草蒿、姜蒿、昆仑草、野鸡冠、冠苋、鸡冠苋、土鸡冠、狐狸尾、指天笔、牛尾巴花、犬尾鸡冠花、牛母莴、牛尾行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杀虫止痒;凉血止血。主湿…

  • 香叶子

    香叶子(《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樟种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枝、叶。 【植物形态】香叶子,又名:香树。常绿灌木,高1~3米。小枝光滑,树皮黄绿色。叶互生,有香气,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

  • 蛞蝓_蛞蝓的药用价值_蛞蝓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陵蠡、土蜗、附蜗、蜒蚰、托胎虫、蛞蜗、鼻涕虫、蜒蚰螺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中风?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咽肿;喉痹;痈肿;…

  • 鬼羽箭

    鬼羽箭(《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黑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幼克草、克草(《南宁市药物志》),黑骨草、羽箭(《广东中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鬼羽箭的全草。 【植物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