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茸_紫草茸可以入药吗_紫草茸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赤胶、紫铆、紫矿、紫梗、紫胶、虫胶、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麻疹、斑疹不透;月经过多;崩漏;疮疡;湿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胶蚧科动物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干燥胶质。

原形态:紫胶虫,雌虫身体为不规则的圆球状,紫色,深藏于胶质中。表面有3个突起;其1为肛门;另2个为中胸气门,周围环绕有丝状蜡质。肛门四周有肛门环和肛门棘包围。雄虫体小,分有翅和无翅两型。有翅型体长1mm,宽0.4mm,紫红色。翅膜质。复部8节,腹端着生一角质化的阴茎鞘,两侧各具一根白蜡丝。无翅型体长2-3mm。触角1对,细长,向前伸。足3对,细弱,呈浅黄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害生于钝叶黄檀、秧青、三叶豆、泡火绳、酸香、大顺榕、小叶榕等树上,吸取树液,并分泌胶质覆兽体外。雄虫泌胶量很少,主要依靠雌虫泌胶。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1.《唐本草》:紫矿,紫色如胶。云蚁于海畔树藤皮中为之。树名渴廪,喻如蜂造蜜。斫取用之。《吴录》谓之赤胶。2.《纲目》:紫矿,乃细虫如蚁虱缘树枝造成,正如今之冬青树上小虫造白蜡一般,故人多插枝造之。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紫矿即紫草茸。古方治五脏邪气,金疮崩漏,被积血,生肌止痛。今人专治痘疮,有活血起胀之功,无咸寒作泻之患,其功倍于紫草,故以紫草茸呼之,实非紫草同类也。2.《痘学真传》:紫草茸,发痘。每遇血热毒壅,失血烦闷,顶陷不起,疮疔肿胀,于清解药中,研加四、五分,无不效,惜乎方书不载,不敢擅增本草。近见《神应心书》独标紫草茸色谈红,出乌思藏,着大树枝上,如白蜡,其价如千金,不特发痘,用酒调服一二钱,能治诸肿毒恶疮。又云,顺手擂一钱酒下,力能催生。3.《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心痛,破积血,金创生肉。4.《海药本草》:治湿痒疮疥,宜入膏用。5.《中药志》:治斑疹不透,麻疹不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3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扁豆花

    扁豆花(《本草图经》) 【异名】南豆花(《广东中药》Ⅱ)。 【来源】豆科植物扁豆,详"扁豆"条。 【采集】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

  • 酱(《别录》) 【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 【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 ㈠豆瓣酱水分39克,蛋白质20.…

  • 小地松_小地松的药用部位_小地松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绵蒿、细火草、黄花枇杷叶、火草、羊头火草、绵羊头、星苞火绒草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驱虫;止泻。主感冒咳嗽;哮喘;蛔虫症;小儿腥泻 生长采收 …

  • 藤三七_藤三七的副作用_藤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藤子三七、小年药、土三七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藤上的干…

  • 薏苡仁

    薏苡仁(《本经》) 【异名】解蠡(《本经》),起实、赣米(《别录》),感米(《千金·食治》),薏珠子(《本草图经》),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

  • 橘红

    橘红(《纲目》) 【异名】芸皮、芸红(《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植物形态详"橘"条。 【采集】取新鲜橘皮,用刀扦下外层果皮…

  • 蝙蝠_蝙蝠有多少种病毒_蝙蝠是怎么形成的

    基础信息 别名:服翼、天鼠、伏翼、飞鼠、老鼠、仙鼠、夜燕、盐老鼠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利水通淋;平肝明目;解毒。主咳嗽;喘息;淋证;带下目昏;目翳;瘰疬 生长采收…

  • 小叶榕_小叶榕可以入药吗_小叶榕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胃痛;阴挺;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叶榕的根。 原形态:乔木,高15-25m。小枝具棱…

  • 榧子_榧子的用法用量_榧子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彼子、榧实、柀子、玉山果、赤果、玉榧、、香榧、野杉子 性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润燥。主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痔疮 生长采收 …

  • 荔枝_荔枝可以入药吗_荔枝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离支、荔支、荔枝子、离枝、丹荔、火山荔、丽枝、勒荔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