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_杨梅吃多了有什么影响_杨梅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机子、圣生梅、白蒂梅、椴梅、山杨梅

性味:酸;甘;性温

功能主治:生津解烦;和中消食;解酒;涩肠;止血。主烦渴;呕吐;呃逆;胃痛;食欲不振;食积腹痛;饮酒过度;腹泻;痢疾;衄血;头痛;跌打损伤;骨折;烫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果实。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黄色腺体。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常数条丛生于叶腋,圆柱形,长约3cm,黄红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锐,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为卵状长椭圆形,长约1.5cm,常单生于叶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极短。有2枚细长柱头。核果球形,径约1.8cm,外果皮暗红色,由多数囊状体密生而成,内果皮坚硬,径约9mm,内含无胚乳的种子1枚。花期4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本草纲目》:杨梅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孟诜:和五藏,能涤肠胃,除烦愤恶气,亦能治痢。2.《本草拾遗》:止渴。3.《日华子本草》:疗呕逆吐酒。4.《开宝本草》:主去痰,止呕哕,消食下酒。5.《玉楸药解》:酸涩降敛,治心肺烦郁,疗痢疾损伤,止血衄。6.《现代实用中药》:治口腔咽喉炎症。7.《中国药植图鉴》:对心胃气痛及霍乱有效。8.《本经逢原》:杨梅,能止渴除烦,烧灰则断痢,盐藏则止呕喙消酒。但血热火旺人不宜多食,恐动经络之血而致衄也。其性虽热,而能从治热郁,解毒。9.《本草求真》:杨梅,能治心烦口渴,消热解毒。若或多食,则有损伤动血致衄之虞。缘人阴虚热浮,气血不归,清之固属不能,表之更属不得,惟借此为酸收,则于浮热可除,烦渴可解,并或因其过食,而致见有损伤动血之变矣。设使热从实致,则食此味必不能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4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决明子_决明子服有什么禁忌_决明子根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狗屎豆、假绿豆、马蹄子、羊角豆、野青豆、大号山土豆、猪骨明、猪屎蓝豆、夜拉子、羊尾豆 性味:咸苦;平凉;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清…

  • 鷃(《本草拾遗》) 【异名】鳸(《尔雅》),老扈(《左传》贾逵注),鴳雀(《尔雅》郭璞注),鷃雀(《禽经》),篱鷃(《禽经》注),田鸡、水鸡(《医林纂要》)。 【来源】为三趾鹑科动…

  • 榜嘎_榜嘎的药物特性分析_榜嘎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藏名:榜阿嘎保 性味:味苦;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肝炎;胆囊炎;肺炎;感冒发热;咽喉炎;胃肠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植物船盔乌头或甘青乌…

  • 赛莨菪

    赛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山烟、唐古特山莨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赛莨菪的根。 【植物形态】赛莨菪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根粗壮肥大。茎粗…

  • 树救主_树救主的副作用_树救主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野八角、假八角、土八角 性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消肿。主胃痛吐泻;胸腹气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小花八角的根。 原…

  • 雄鸡口涎

    雄鸡口涎(福建《南平专区中医药特效验方汇集》)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雄者的口诞。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功用主治】治蜈蚣咬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抹患处。

  • 水凤仙_水凤仙有治癌的功效吗_水凤仙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华凤仙、水指甲花、象鼻花、水边指甲花、入冬雪、中华凤仙花、水仙花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拔脓消痈。主小儿肺炎,咽喉肿痛;热痢;蛇头疔;痈…

  • 刺玫果_刺玫果的功效与作用_刺玫果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刺莓果、刺木果 性味:酸;苦;温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 生长采收 来…

  • 菰根

    菰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苽封(《淮南子》),菰蒋根(《补缺肘后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根茎及根。植物形态详"茭白"条。 【性味】甘,寒。 ①《养生要集》:"味甘,…

  • 樟树根

    樟树根(《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植物形态详"樟树果"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