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白皮_榆白皮可以解毒吗_榆白皮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榆皮、榆根白皮、榆树皮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祛痰;消肿解毒。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咳喘痰多;失眠;内外出血,难产胎死不下;痈疬;秃疮;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根皮。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针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mm。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药性论》;本经;1.陶弘景:(榆白皮)即今榆树剥取皮,刮去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2.《纲目》:按王安石《字说》云:杨藩俞柔,故谓之榆;其粉则有分之之道,故谓之扮;其荚飘零,故曰零榆。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胎产谐证宜之。本草十剂云,滑可去着,冬葵子、榆自皮之属,盖亦取其利窍,渗湿热,消留着有形之物尔。气盛而壅者宜之。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渗利,恐泄真气。2.《本经》: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3.《别录》:主肠胃邪热气,消肿。4.《药性论》:主利五淋,治不眠。焙杵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二钱,煎如胶服。5.孟说:主暴患赤肿,以皮三两捣,和三年醋滓封之,日六、七易,亦治女人妒乳肿。6.《日华子本草》:通经脉。涎,敷癣。7.《纲目》:利窍,渗湿热,行津液,消痈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50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狍茸_狍茸怎么入药_狍茸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狍子、狍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主虚劳赢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不孕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

  • 白杨树皮

    白杨树皮(《唐本草》) 【异名】白杨皮(《梅师集验方》)。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皮。 【植物形态】山杨,又名:大叶杨(《植物名实图考》),明杨。乔木。树干细长挺立,高至20…

  • 野大豆藤

    野大豆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捞豆的茎、叶及根。 【植物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名实图考》),柴豆、野黄豆…

  • 石胆草

    石胆草(《滇南本草》) 【异名】生扯拢、石花、岩指甲、镇心草(《云南中草药》),石荷叶、石蝴蝶(《云南中草药选》),石莲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石胆草的…

  • 鳑魮鱼

    鳑魮鱼(姚可成《食物本草》) 【异名】鱊鮬、鳜鯞(《尔雅》),婢聂、青衣鱼(崔豹《古今注》),旁皮鲫(《尔雅翼》),鮬鱼(《滇南本草》),文魮(《医林纂要》)。 【来源】为鲤科动物…

  • 驱虫斑鸠菊_驱虫斑鸠菊可以入药吗_驱虫斑鸠菊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野茴香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活敌国;杀虫解毒。主白癜风;蛔早;蛲虫;疮疖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的果实。 原形态:驱虫斑鸠菊…

  • 佛葵

    佛葵(《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锈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 【植物形态】单花红丝线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纤细,褐色。茎直立或基部匍匐,有不定…

  • 天南星_天南星的用药禁忌_天南星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半夏精、鬼南星、虎膏、蛇芋、野芋头、蛇木芋、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中风痰壅;口眼歪任意;半身不遂;手足…

  • 多穗石柯叶

    多穗石柯叶(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异名】甜茶。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柯的叶。 【植物形态】多穗柯常绿乔木,高7~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

  • 黄鲴鱼_黄鲴鱼哪些人不能吃_黄鲴鱼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黄骨鱼、黄姑子、黄尾刁、黄片、黄尾 性味:味甘;性湿 功能主治:温中止泻。主胃寒泄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黄尾鲴的肉。 原形态:黄尾鲴,体长侧扁,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