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仁_郁李仁的副作用_郁李仁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郁李、英梅、爵李、白棣、雀李、车下李、山李、爵梅、样藜、千金藤、秧李、穿心梅、侧李、欧李、酸丁、乌拉柰、欧梨

性味:辛;苦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润燥滑肠;下气利水。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榆叶梅、长梗扁桃等的种仁。

原形态:1.郁李,落叶灌木,高1-1.5m。树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条纹;幼枝黄棕色,光滑。叶互生;叶柄长2-3mm,被短柔毛;托叶2枚,线形,早落;叶片通常为长卵形或卵圆形,稀为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缺刻状尖锐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无毛或有稀疏柔毛。花先叶开放或花叶同开,1-3朵簇生,花梗长5-10mm,有棱;萼筒陀螺形,长宽近相等,无毛,萼片椭圆形;雄蕊约1cm;核表面光滑。花期5月,果期7-8月。2.欧李,落叶灌木,高0.4-1.5m。小枝灰褐色或棕色,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4mm,无毛或被疏稀柔毛;托叶线形,长5-6mm,边缘有腺体;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cm,宽1-2cm,中部以上最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单细锯齿或重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被稀疏柔毛。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或2-3朵簇生;花梗长5-10mm,被疏稀短柔毛;萼筒长宽相等,外面被稀疏柔毛,萼片三角卵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瓣白色或粉红色,长圆形或倒卵形;雄蕊30-50;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核果成熟后近球形,红色或紫红色,直径1.5-1.8cm;核表面除背部两侧外无梭纹。花期4-5月。果期6-10月。3.榆叶梅落叶灌木,稀小乔木,高2-3m。幼枝无毛或微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被短柔毛;叶片宽椭圆形至倒卵形,长2-6cm,宽1.5-3cm,先端短渐尖,常3裂,基部宽楔形,上面被疏柔毛或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边缘具粗锯齿或重锯齿。花1-2朵,腋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3cm;花梗长4-8mm;萼筒宽钟形,无毛或幼时微被毛;萼片5,卵形,长6-10mm先端圆钝,有时微凹;雄蕊25-30,短于花瓣;子房密被短柔毛,花柱稍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直径1-1.8cm,先端具小尖头,红色,外被短柔毛;果肉薄,成熟时开裂;核近球形,具厚硬壳,两侧几不压扁,先端圆钝,表面具不整齐的网纹。花期4-5月,果期5-7月。4.长梗扁桃本种与上种形态相似,但灌木较矮小,高仅1-2m;叶片先端常不分裂,边缘具不整齐粗锯齿;核宽卵形,先端具小突尖头,表面平滑或稍有皱纹。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郁李生长在向阳山坡、路旁或小灌木丛中。2.欧李生于海拔100-1800m的向阳山坡沙地,山地灌丛中或庭园栽培。3.生于山坡、沟旁灌木林中或林缘。4.生于向阳坡地及草原。资源分布:1.郁李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浙江等地。2.欧李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等地。3.榆叶梅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4.分布于内蒙古、宁夏。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郁李仁甘苦而润,其性降,故能下气利水。按《宋史·钱乙传》云,一乳妇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郁李去结,随酒入胆,结去,目则能瞑矣。此盖得肯綮之妙者也。2.《本草经疏》:郁李仁,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又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脾虚而湿热客之,则小肠不利,水气泛溢于面目四肢,辛苦能润热结,降下善导癃闭,小便利则水气悉从之而出矣。郁李仁,性专降下,善导大肠燥结,利周身水气,然而下后多令人津液亏损,燥结愈甚,乃治标救急之药。3.《本草新编》:郁李仁,入肝、胆二经,去头风之痛。又入肺,止鼻渊之流涕。消浮肿,利小便,通关格,破血润燥,又其余技。虽非常施之品,实为解急之需。关膈之症,最难开关,郁李仁善入肝,以调逆气,故能达上下,不可不备也。4.本草求真:郁仁李,世人多合胡麻同用,以为润燥通便之需,然胡麻功止润燥、暖中、活血,非若郁仁性润,其味辛甘与苦,而能入脾下气,行气破血之剂也。故凡水肿癃急便闭,关格不通,得此体润则滑,味辛则散,味苦则降,与胡麻实异,而又可以相须为用。5.《神农本草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6.《药性论》: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7.《食疗本草》:破癖气,下四肢水。8.《日华子本草》: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9.《珍珠囊》:破血润燥。10.李杲: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11.《本草再新》:行水下气,破血消肿,通关节,治眼长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60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鱼

    ?鱼(《纲目》) 【异名】黄颊(《山海经》),生母鱼(《岭表录异》),鳏鱼(《太平御览》),黄颊鱼(《纲目》),竹鱼(《脊椎动物分类学》),竿鱼(《鱼类分类学》),杆条鱼(《黑龙江…

  • 阴香叶

    阴香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叶片,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 【化学成分】含丁香油酚,芳樟醇等挥发油。 【性味】①《岭南采药录》:"味辛。" ②《陆川本草》:"…

  • 荔枝核

    荔枝核(《本草衍义》) 【异名】荔仁(《广西中药志》),枝核(《四川中药志》),大荔核(《药材学》)。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荔枝"条。 【采集】果实成熟时…

  • 石花菜

    石花菜(《日用本草》) 【异名】石华(郭璞《江赋》),海菜、琼枝、草珊瑚(《南越笔记》)。 【来源】为红翎菜种植物琼枝的藻体。 【植物形态】琼枝,又名:胶麒麟莱。藻体平卧,表面多紫…

  • 凤尾参

    凤尾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互叶凤尾参,对叶风尾参的根。 【植物形态】①互叶凤尾参多年生草本,高约25厘米。根丛生,其中有少数肉质膨大成纺锤形,具须根。茎单…

  • 水蛇皮

    水蛇皮(《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皮。动物形态详"水蛇"条。 【功用主治】《纲目》:"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 【选方】①治小儿骨痛,出血流脓…

  • 苦荞头

    苦荞头(《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荞叶七(《陕西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苦荞麦(《纲目》),又名:万年荞、野南荞、鞑靼蓼、野荞麦。一年生草…

  • 矮人陀

    矮人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狗头七、岩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鹿衔草(《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舌三七的块根。 【植物形态】牛舌三七多年生草…

  • 栀子

    【中文名】栀子(《本经》) 【类别】果实类 【异名】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

  • 墨七_墨七可以入药吗_墨七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活血连、凉水渣子、血散七、龙胡子、土莎莲、一口血、独儿七、笋尖七 性味:味辛;苦;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月经不调;跌打损作;骨折疼痛;风湿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