鮧鱼_鮧鱼可以健脾胃吗_鮧鱼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鰋、鲇、鳀、鳀鱼、鲶鱼、粘鱼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滋阴补虚;健脾开胃;下乳;利。主虚损赢弱;脾胃不健;消化不良;产后乳少;水肿;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全体或肉。

原形态:鲇鱼,体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宽阔。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突出明显。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状细齿。须2对。眼小,盖有透明薄膜。位置接近头侧,无鳞,皮肤富粘液腺,侧线上有粘液孔1行。背鳍5,很小。臀鳍77-83,与毛鳍相连。幼小时背侧部一般为黄绿色,随着个体成长体色逐步加深变成黑褐色,额部为灰白色,各鳍灰黑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中下层肉食性鱼类,主要食一些小型鱼类。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崔禹锡《食经》:鲇鱼,貌似鳟而小,色白,皮中有白垢,大者一、二尺,小者七、八寸,无鳞,春生夏长,秋衰冬死。2.《蜀本草》:《图经》云,鮧鱼有三种:口腹俱大者名鳠;背青而口小者名鲇;口小,背黄,腹白者名鲇。三鱼并堪为臛,美而且补。3.《纲目》:鲇乃无鳞之鱼,大首偃额,大口大腹,鮠身鳢尾,有齿有胃有须,生流水者色青白,生止水者色青黄,大者亦至三、四十斤,俱是大口大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陶弘景:作食之云补。2.《唐本草》:主水、浮肿,利小便。3.崔禹锡《食经》:主风冷冷痹,赤白下利,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4.《纲目》:五痔下血肛痛,同葱煮食之。5.《医林纂要》:滋阴补虚,和脾养血。6.《本草求原》:醋煮,开胃。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6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冬瓜子

    冬瓜子(《唐本草》) 【异名】白瓜子(《本经》),瓜子、瓜瓣(《金匮要略》),冬瓜仁(《别录》),瓜犀(《荆楚岁时记》)。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冬瓜"条。 …

  • 岩山枝

    岩山枝(《贵州草药》)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思茅山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思茅山橙藤状灌木,高2米左右。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

  • 南蛇?根

    南蛇?根(《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的根,植物形态详"苦石莲"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瘀…

  • 细香葱

    细香葱(《重庆草药》) 【异名】绵葱(《本草正义》),火葱(《重庆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的全草或根头部。 【植物形态】细香葱多年生草本,簇生。根坚韧,鳞茎不明显,外…

  • 芋头

    芋头(《本草衍义》) 【异名】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艿(《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

  • 菱粉

    菱粉(《纲目拾遗》)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肉,捣汁澄出的淀粉。植物形态详"菱"条。 【化学成分】含直链淀粉15%。 【功用主治】①朱权:"补中。" ②《纲目拾遗》:…

  • 丝瓜花

    丝瓜花(《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花蕾,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采集】夏季开花时采取。 【化学成分】花中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天门冬素的含量雌花比雄…

  • 刺桐花

    刺桐花(《本草图经》) 【异名】鹦哥花(《天中记》)。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植物形态详"海桐皮"条。 【功用主治】《本草图经》:"主金疮,止血。"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

  • 接骨木叶

    接骨木叶(《本草拾遗》)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接骨木"条。 【采集】4~10月均可采收。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用主治】活血,行瘀,…

  • 苦石莲_苦石莲多吃有影响吗_苦石莲可以多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石莲子、老鸦枕头、土石莲子、青蛇子、猫儿核、广石莲子、石花生、盐棒头果 性味:苦;凉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散瘀止痛。主风热感冒,痢疾淋浊,哕逆,痈肿,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