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舌草_鸭舌草是中成药吗_鸭舌草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薢草、薢荣、接水葱、鸭儿嘴、鸭仔菜、鸭儿菜、香头草、猪耳菜、马皮瓜、肥猪草、黑菜、少花鸭舌草、合菜、水玉簪、鹅仔菜、湖菜、鸭娃草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主感冒高热;肺热咳喘;百日咳;咳血;吐血;崩漏;尿血;热淋;痢疾;肠炎;肠痈;丹毒;疮肿;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风火赤眼;毒蛇咬伤;毒菇中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鸭舌草的全草。

原形态:鸭舌草,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较短,近直立。叶互生;叶柄10-20cm,基部扩大成开裂的鞘;叶片卵状至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1-5cm,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略呈心形。总状花序从叶鞘中抽出,花序柄短,基部有1披针形苞片,花3-6朵;花被钟状,6深裂,蓝紫色;雄蕊6,内有1枚较大,花药基部着生,顶裂;子房3室。蒴果长卵形,长约12mm,室背开裂,种子多数。花果期8-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或稻田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唐本草》;《唐本草》:蔛草叶圆,似泽泻而小,花青白。堪啖,所在有之。又:江南人用蒸鱼食之甚美。五月、月采茎叶,暴干。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暴热及丹毒,外敷治肿疮,蛇咬。2.《江苏药材志》:治痢疾腹痛。3.江西《草药手册》:治痢疾,肠炎,齿龈脓中,急性扁桃体炎,喉痛。4.《陕西中草药》:止痛,离骨。治牙科疾患。5.《唐本草》: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6.《福建中草药》:清肝凉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6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陈火腿骨

    陈火腿骨(《纲目拾遗》) 【功用主治】治赤白久痢,食积停滞。 ①《百草镜》:"煅黑研用,治食积及痢。" ②《随息居饮食谱》:"治中诸肉毒,及诸食停滞,恶痢不瘳。并煅存性研,开水下。…

  • 地菍根

    地菍根(《岭南采药录》) 【异名】地茄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植物形态详"地菍"条。 【采集】8~12月采收。…

  • 肥猪苗

    肥猪苗(《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黄菊莲(《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儿根的全草。 【植物形态】蒲儿根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稍有分枝,…

  • 红根_红根的功用_红根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山半夏、小独脚莲、见血飞、山磨芋、野磨芋 性味:味辛;性寒;大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痄腮;乳痈;毒7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暴马子

    暴马子(《吉林中草药》) 【异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荷花丁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的树皮、树干及茎枝。 【…

  • 鲛鱼胆

    鲛鱼胆(《食疗本草》) 【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胆。动物形态详"鲛鱼"条。 【功用主治】《食疗本草》:"治喉闭。取胆汁和白矾灰,丸之如豆颗,绵裹纳喉中,良久吐恶涎…

  • 石寄生

    石寄生(《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石蕊科植物东方衣的地衣体。 【植物形态】东方衣,又名:指状珊瑚枝。地衣体灌木状,强硬,灰绿色,高2~6厘米,直立,丛生,主枝粗,分枝细。子器顶生…

  • 核桃楸果

    核桃楸果(《河北药植志》) 【异名】胡桃楸、马核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楸马核果(《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未成熟果实或果皮。 【植物形态】核桃楸,又名:…

  • 羊角纽花

    羊角纽花(《本草求原》)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种子的丝状绒毛。植物形态详"羊角拗"条。 【功用主治】①《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②《岭南采药录》:"外敷跌打。"

  • 地龙_地龙的功效与作用_地龙的功效与作用痔疮

    基础信息 别名:蚯蚓、螼、螾、丘螾、蜿蟺、引无、附蚓、寒蚓、曲蟺、曲蟮、土龙、地龙子、土蟺、虫蟮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主热病发热狂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