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_鹦鹉可以入药吗_鹦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干皋、鹦哥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主肺结核;肺虚久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的肉。

原形态:绯胸鹦鹅,体长约30cm。雄鸟,自额至眼有一黑纹,自下嘴基伸至颈侧有一宽阔带;眼先和眼周泛绿,头的余部紫灰,上体余部草绿色,后颈和颈侧辉亮,肩、背、腰至尾上覆羽渐狭,尾羽上表蓝绿,中央尾羽更多蓝色,羽干黑褐;翅覆羽黄绿色,除第1枚初级飞羽的外翈草绿并缘以绿内。颏灰色,具淡棕黄色羽缘;喉、胸葡萄酒红色,稍带紫灰。腹部浅淡沾蓝;肛周和尾下覆羽黄绿。雌鸟,头紫灰,沾染零星分散的草绿色;眼先和眼周草绿更显,喉和胸橙红。虹膜浅黄;雄鸟上嘴珊瑚红,下嘴黑褐;雌鸟上下嘴皆黑褐;跗跖和趾黑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常在山麓常绿阔叶林间结群活动。以各种植物种子及其嫩芽为食。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鹦MU有数种:绿鹦MU出陇、蜀,而滇南、交、广近海诸地尤多,大如乌鹊,数百群飞,南人以为鲜食;红鹦鹃紫赤色,大亦如之;白鹦鹃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鸡;五色鹦鹞出海外诸国,大于白而小于绿者,性尤慧利。俱丹味钩吻,长尾赤足,金睛深目,上下目脸皆能眨动,舌如婴儿,其趾前后各二,异于众乌。其浊畏寒,即发颤如瘴而死,饲以余甘子可解,或云摩其背则暗,或云雄者喙变丹,雌者喙黑不变。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6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王孙

    王孙(《本经》) 【异名】白功草、长孙、黄孙、黄昏、海孙、蔓延(《别录》),牡蒙(陶弘景),早藕(《本草拾遗,),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四叶王孙的根茎。…

  • 大对经草

    大对经草(《陕西中草药》) 【异名】大花金丝桃、大叶刘寄奴(《陕西中草药》),老君茶(《陕西草药》)。 【来源】为藤黄科植物突脉金丝桃的全草。 【植物形态】突脉金丝桃多年生草本。根…

  • 山韭

    山韭(《本草拾遗》) 【异名】隺(《尔雅》),隺菜(《寿亲养老新书》)。 【来源】为百合种植物山韭的全草。 【植物形态】山韭多年生草本。鳞茎具膜质鳞被。叶数片丛生;线形细长,宽不足…

  • 金纳香

    金纳香(《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牛虱子。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长钩刺蒴麻的根和叶。 【植物形态】长钩刺蒴麻落叶半灌木,高约1米。分枝有淡黄色星状毛。叶卵形、狭卵形或披针形,长…

  • 青麸杨根

    青麸杨根(《重庆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的树根。 【植物形态】青麸杨,又名:波氏盐肤木,铁倍树。 落叶乔木,高5~8米。树皮粗糙,灰色,有裂缝,小枝通常平滑无毛。单数羽…

  • 虻虫_虻虫可以作为中药材吗_虻虫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猛钻、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牛蝇子、瞎眼蠓 性味:味苦;微咸;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症。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

  • 米仔兰_米仔兰的药用部位_米仔兰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树兰、鱼子兰、千里香、兰花米、珠兰、木珠兰、碎米兰、而子兰、鱼骨木、秋兰、米兰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散瘀肿。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生长采收…

  • 蒸饼

    蒸饼(《纲目》) 【异名】馒头饼(《肘后方》)。 【来源】为小麦面和以酵糟的加工制成品。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

  • 麋肉

    麋肉(《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肉,动物形态详"麋茸"条。 【性味】①《食性本草》:"大热。" ②《饮膳正要》:"味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益气,强筋。治虚劳…

  • 射尿拐

    射尿拐(《陆川本草》) 【异名】变色树蛙(薛德熵《系统动物学》),青竹拐(《陆川本草》),斑腿树蛙(《中国动物图谱·两栖动物》)。 【来源】为树蛙科动物斑腿树蛙的全体。 【动物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