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_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_夏枯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夕句、乃东、燕面、麦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灯笼头、棒槌草、锣锤草、牛牯草、广谷草、棒头柱、六月干、夏枯头、大头花、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或长冠夏枯草的果穗。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15-30cm。有匍匐地上的根状茎,在节上生须根。茎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具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无毛。叶对生,具柄;叶柄长0.7-2.5cm,自下部向上渐变短;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圆形,大小不等,长1.5-6am,宽0.7-2.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隘翅,边缘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轮伞花序密集排列成顶生长2-4cm的假穗状花序,花期时较短,随后逐渐伸长;苞片肾形或横椭圆形,具骤尖头;花萼钟状,长达10mm,二唇形,上唇扁平,先端截平,有3个不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下唇2裂,裂片披针形,果时花萼由于下唇2齿斜伸耐闭合;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长约13mm,略超出于萼,长绝不达萼长之2倍,下唇中裂片宽大,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雄蕊4,二强,花丝先端2裂,1裂片能育具花药,花药2室,室极叉开;子房无毛。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形,长1.8mm,微具沟纹。花期4-6月,果期6-8月mm。与夏枯草极相似,其不同点在于:植株较粗壮,花冠明显超出于萼很多,长约为萼长的2倍,达18-21mm。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山西、山东、灌输、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脉。2.《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3.《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4.《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5.《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症坚、乳痈、乳岩。6.《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7.《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8.朱震亨:《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疬散结气。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而不言及。观其退寒热,虚者可使,若实者以行散之药佐之。外以艾灸,亦渐取效。9.《纲目》:黎居士《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10.《本草通玄》: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症,故建神功。然久用亦防伤胃,与参、术同行,方可久服无弊。11.《本草求真》:夏枯草,辛苦微寒。按书所论治功,多言散结解热,能愈一切瘿疬湿痹,目珠夜痛等症,似得以寒清热之义矣。何书又言气禀纯阳,及补肝血,得毋自相矛盾乎?讵知气虽寒而味则辛,凡结得辛则散,其气虽寒犹温,故云能以补血也。是以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以其得藉解散之功耳。若属内火;治不宜用。12.《重庆堂随笔》: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其味尤甘,入药为胜。13.《本草正义》:夏枯草之性,《本经》本言苦辛,并无寒字,孙氏问经堂本可证。而自《千金》以后,皆加一寒字于辛字之下,然此草夏至自枯,故得此名。丹溪谓其禀纯阳之气,得阴气而即死,观其主瘰疬,破症散结,脚肿湿痹,皆以宣通泄化见长,必具有温和之气,方能消释坚凝,疏通窒滞,不当有寒凉之作用。石顽《逢原》改为苦辛温,自有至理,苦能泄降,辛能疏化,温能流通,善于宣泄肝胆木火之郁窒,而顺利气血之运行。凡凝痰结气,风寒痹着,皆其专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7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寄生藤_寄生藤吃了中毒了怎么办_寄生藤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入地寄生、熊胆藤、左扭香、藤香、青藤公 性味:微甘;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主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料植物寄生藤…

  • 鹅掌上黄皮

    鹅掌上黄皮(《滇南本草》)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足蹼上的黄色表皮。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黄水疮、冻疮。" ②《谈野翁试验方》:"烧研,涂…

  • 金槐

    金槐(《贵州草药》) 【异名】十二槐花。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假糙苏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叶假糙苏亚灌木,高30~80厘米。茎直立,方形,有棱,棱之间凹隙较深,被短柔毛。叶对…

  • 土茶_土茶的副作用有哪些_土茶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苦丁茶、茶盖 性味:甘;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解暑清热;化湿消滞。主感冒;中暑发热;黄疸;急性胃肠炎;阿米巴痢疾;疮疖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芽…

  • 柘树茎叶

    柘树茎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柘木"条。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淡微甘,凉。" 【功用主治】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疖子,湿…

  • 木槿子

    木槿子(《纲目》) 【异名】朝天子(《饮片新参》),川槿子(《药材学》)。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木槿皮"条。 【采集】9~10月,果实现黄绿色时摘下晒干。 …

  • 野花椒_野花椒是中药吗_野花椒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叶尔玛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蛔虫腹痛;湿疹;皮肤瘙痒;阴痒;龋齿疼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山大黄_山大黄的副作用_山大黄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泻热解毒;凉血行瘀。主湿…

  • 回回蒜_回回蒜的食用方法_回回蒜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水胡椒、蝎虎草、黄花草、土细辛、鹅巴掌、水杨梅、小桑子、糯虎掌、野桑椹、小回回蒜、鸭脚板、山辣椒、小虎掌草、青果草、水虎掌草 性味:味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解…

  • 大叶狼豆柴

    大叶狼豆柴(《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 【植物形态】梯氏木蓝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17枚;小叶对生,有短柄,矩形,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