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子_相思子的药用部位_相思子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红豆、云南豆子、郎君子、红漆豆、相思豆、鸡母珠、难丹真珠、八重山珊瑚、美人豆、观音子、鬼眼子、鸳鸯豆、土甘草豆、郎君豆、黑头小鸡

性味:辛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怯痰,杀虫。。主痛疮,腮腺炎,疥癣,风湿骨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成熟种子。

原形态:相思子攀援灌木。枝细弱,有平伏短刚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5对,具短柄,长圆形,两端圆形,先端有极小尖头,长1-2cm,宽0.3-0.3cm,上面无乞求,下面被稀疏的伏贴细毛。总状花序很小,长3-6cm,成头状,生在短枝上,无总花梗,花序轴短而粗,肉质。花小,排列紧密,长约9mm,具短梗;花萼黄绿色,钟形,长约3mm,先端有4短齿,外侧被毛;花冠淡紫色,旗瓣阔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成1束;子房上位,被毛,花柱无毛,柱头具细乳头。荚果黄绿色,革质,菱状长圆形,扁平或膨胀,长2-4.5cm,宽1.2-1.4cm,先端有弯曲的喙,被刚毛状细毛。种子4-6颗,椭圆形,在脐的一端黑色,上端朱红色,长6.5mm,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地带或山间、路旁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唐本草》。1.《纲目》:相思子收龙脑香相宜,令香不耗也。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相思豆,叶、根、种子有毒,以种子最毒。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循环系统衰竭和少尿,最后出现溶血现象,尿血,逐渐呈现呼吸性窒息而死亡。解救方法:催吐或洗胃,然后导泻,并注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防止血红素或其产物在肾中沉淀,可每日服小苏打5-15g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通九窍,治心腹气。止热闷头痛,风痰。杀腹藏及皮肤内一切虫。2.《现代实用中药》:治皮肤病疥疮、顽癣等,为浸剂或糊剂。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83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谷芽_谷芽有什么作用_谷芽麦芽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蘖米、谷蘖、稻蘖、稻芽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

  • 大叶钩藤

    大叶钩藤(《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大钩丁(《广西药植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 【植物形态】大叶钩藤攀援状大藤本,高12~…

  • 香血藤_香血藤的食用方法_香血藤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红血藤、淀淀藤、过山龙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红花五味子的藤茎。 原形态:落叶木质藤…

  • 百草霜_百草霜治疗湿疹怎么样_百草霜治什么皮肤病的

    基础信息 别名: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尘、釜脐墨、釜月中墨、铛墨、灶额上墨、釜底墨、锅底黑、铛底煤、灶额墨、釜煤、釜炲、锅底灰、灶烟煤、灶煤、锅烟子 性味:苦;辛;性温 功…

  • 环草

    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石斛的…

  • 牛耳岩白菜_牛耳岩白菜的用法用量_牛耳岩白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呆白菜、矮白菜、石三七、石虎耳、岩青菜、金山岩白菜、猫耳朵、岩白菜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上血;解毒消痈。主阴虚肺热;咳嗽咯咯血;崩漏带下;…

  • 熊胆

    熊胆(《药性论》) 【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 【动物形态】①黑熊(《纲目》),又名:熊(《诗经》),猪熊(《尔雅翼》),狗熊(《广东新语》),黑瞎子、登仓、狗驼子。体长…

  • 蘡薁根_蘡薁根有什么副作用_蘡薁根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野葡萄根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热淋;痢疾;痈疮肿毒;瘰疬;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Vitisads…

  • 黄水芋草

    黄水芋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植物形态详"黄水芋"条。 【功用主治】治小儿癣疮。研末调菜油外搽。

  • 龟版胶

    龟版胶(《临证指南医案》) 【异名】龟版膏(《本草正》),龟胶(《本草汇言》),龟甲胶(《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动物形态详"龟版"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