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薯_五叶薯可以食用吗_五叶薯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利湿消肿。主牌肾虚弱;浮肿;泄泻;产后瘦弱;缺乳;无名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

原形态:五叶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形状不规则,通常为长卵形,外皮有多数细长须根,断面刚切开时白色,不久变棕色。茎疏被短柔毛,有皮刺。掌状复叶有3-7小叶;小叶片常为倒卵状椭圆形,最外侧的小叶常为斜卵状椭圆形,长6.5-24cm,宽2.5-9cm,先端短渐尖或凸尖,全缘,表面疏被贴伏短柔毛,背面疏生短柔毛;叶腋内有珠芽。雄花无梗,穗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长可达50cm,花轴密被棕褐色短柔毛;小苞片2,近半圆形,稍有短柔毛;发育雄蕊3。雌花序穗状,单一或分枝;花序轴和子房密被棕褐色柔毛。蒴果三棱状长椭圆形,薄革质,长2-2.5cm,宽1-1.3cm,成熟时黑色,疏生短柔毛;种子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部,种翅向蒴果基部延伸。花期8-10月,果期11月-翌年2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林边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95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獐髓

    獐髓(《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髓或脊髓。动物形态详"獐肉"条。 【功用主治】①《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 ②《纲目》:"治虚风。"

  • 胆木

    胆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山熊胆、熊胆树、乌檀(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胆木的枝、树皮。 【植物形态】胆木乔木,高可达5米以上。树皮外…

  • 象皮木

    象皮木(《陆川本草》) 【异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瓜南木皮(《广西药植名录》),鸭脚树、大树将军、肥猪菜、灯台树(《云南中草药》),大枯树、大树理肺散、肥猪…

  • 漆姑草_漆姑草怎么入药_漆姑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牛毛粘、瓜糙草、蛇牙草、牙齿草、沙子草、大龙叶、羊地草、小叶米粞草、踏地草、风米莱、虾子草、大龙草、虫牙草、地松、(匿/虫)鼻药、地兰、胎乌草、虎牙草 性味:苦;辛…

  • 五倍子苗

    五倍子苗(《履巉本草》)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幼嫩枝苗。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 【性味】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咽喉疼,发声不出。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入百药煎,冷水…

  • 蘘荷_蘘荷的药理作用_蘘荷的医疗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苴莆、嘉草、葍蒩、専苴、芋渠、白蘘荷、覆葅、莆苴、阳藿、羊藿姜、山姜、观音花、连花姜、高良姜、野生姜、土里开发、野老姜、良姜、野山姜、野姜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

  • 刀口药

    刀口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 【植物形态】三花兔耳风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直条状,表面土棕色,根头处密被浅棕色毛…

  • 白毛藤根

    白毛藤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植物形态详"白毛藤"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辛,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甘…

  • 杉子

    杉子(《纲目》) 【异名】杉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杉木"条。 【功用主治】治疝气,遗精,白癜风,乳痈。 ①《纲目》:"治疝气疼痛,一…

  • 银线草

    银线草(《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鬼督邮(《本草经集注》),独摇草(《唐本草》),鬼独摇草(《纲目》),鬼都邮,四大天王(《植物名实图考》),四叶金(《福建民间草药》),四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