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_委陵菜的药理作用_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翻白菜、白头翁、根头菜、野鸠旁花、黄州白头翁、龙牙草、天青地白、小毛药、虎爪菜、蛤蟆草、老鸦翎、老鸦爪、地区草、翻白草、野鸡脖子、痢疾草

性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痢,清热解毒。主久痢不止,赤痢腹痛,痔疮出血,疮痈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带根全草。

原形态: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20-70cm。根粗壮,圆柱状,稍木质化。花茎直立或上升,被疏稀短柔毛及白色娟大辩论长柔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总叶柄被短毛及绢状长柔毛;托叶近膜质,褐色,外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小叶5-15对,对生或互生,上部小叶较长,向下渐变短,无柄;小叶片长圆形,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5cm,宽0.5-1.5cm,先端急尖或圆钝,边缘羽状中裂,裂片三角卵形、三角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边缘向下反卷,上面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中脉下陷,下面被生白绒毛,沿脉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叶片对数较少,托叶草质,边缘通常呈齿牙状分裂。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花茎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花序基部有披针形苞片,外密被短柔毛;花直径0.8-1cm,稀达1.3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花后不增大,紧贴果实,副萼5片,比萼片短约1倍,且狭窄,外被短柔毛及少数绢状柔毛;花瓣5,宽倒卵形,先端微凹,比萼片稍长,黄色;花柱近顶生,柱头扩大。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显皱纹。花、果期4-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3200m的山坡、草地、沟谷、林缘、灌丛及疏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中国药植志》:治阿米巴痢。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母猪疯,羊癫疯。3.《东北药植志》:煎汤洗疥疮。4.《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赤白痢下,风湿疼痛,瘫痪。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9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刀豆根

    刀豆根(《医林纂要》) 【植物形态】豆科植物刀豆,详"刀豆"条。 【性味】苦,温。 ①《医林纂要》:"苦咸。" ②《分类草药性》:"性平,无毒。" ③《陆川本草》:"甘,温。" 【…

  • 芦荟_芦荟是中药吗_芦荟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泻下;清肝;杀虫。主热结便秘;肝火头痛;目赤惊风;虫积腹痛;疥癣;痔瘘;解巴豆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平地木_平地木多吃有影响吗_平地木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叶下红、叶底红、矮脚樟、雪里珠、矮脚草、地茶、小青、矮茶、短脚三郎、矮茶荷、矮茶风、矮茶子、地青杠、老勿大、金牛草、千年不大、叶下珍珠、老不大、铺地凉伞、阴山红、野…

  • 黄疸树_黄疸树哪些人不能吃_黄疸树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土黄檗、三颗针、黄根檗、黄根刺、黄柏刺、铁树黄连、铁篱笆、土水莲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主湿热泻痢;黄疸;胆囊炎;口疮;咽…

  • 邱茄子

    邱茄子(《纲目》) 【异名】仁菜子(《食疗本草》)。 【来源】为藜科植物邱茄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邱茄菜"条。 【功用主治】孟诜:"煮半生,捣取汁含,治小儿热。" 【选方】治痔下血…

  • 水蔗草

    水蔗草(《广州植物志》) 【异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水蔗草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直立或攀援状,多分枝。叶片扁平,线形…

  • 苹果_苹果的功效与作用_苹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柰、频婆、柰子、平波、超凡子、天然子、频果、西洋苹果 性味:甘、酸;凉;无毒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除烦,醒酒。主津少口渴,脾虚泄泻,食后腹胀,饮酒过度 生长采收 …

  • 檀香

    檀香(《别录》) 【异名】旃檀(竺法真《罗浮山疏》),白檀(陶弘景),白檀香、黄檀香(《本草图经》),真檀,裕香(《纲目》)。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 【植物形态】檀香常…

  • 水仙花

    水仙花(《本草会编》) 【异名】金盏银台(《洛阳花木记》),俪兰(《三余帖》),女史花、姚女儿(《内观日疏》)。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 【植物形态】水仙(《本草会编》),…

  • 山荔枝果

    山荔枝果(《贵州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穿破石"条。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微甘。" 【功用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