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松_瓦松的药用价值_瓦松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昨叶荷草、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石莲花、厝莲、干滴落、猫头草、瓦塔、天蓬草、瓦霜、瓦葱、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松笋、松玉、狗指甲、岩脂、岩笋、瓦莲

性味:酸;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收湿剑疮。主吐血;鼻衄;便血;血痢;热淋;月经不调;疔疮痈肿;痔疮;湿疹;烫伤;肺炎;肝炎;宫颈糜烂;乳糜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钝叶瓦松及黄花瓦松的全草。

原形态:1.瓦松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粉绿色,无毛,密生紫红色斑点。根多分枝,须根状。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莲座状,肉质,匙状线形至倒披针形,长2-4cm,宽4-5mm,绿色带紫或具白粉,边缘流苏状,先端具半圆形软骨质附属物,中央有1针状尖刺;茎生叶互生,无柄,线形至披针形,长2-3cm,宽2-5mm,先端长渐尖,全缘。总状花序,紧密,下部有分枝组成尖塔形;花小,两性,苞片线状渐尖,叶片状;萼片5,长圆形,长l-3mm;花瓣5,淡红色,披针状椭圆形,长5-6mm,基部稍连合;雄蕊10,2轮,与花瓣等长或稍短,花药紫色;心皮5,分离,每心皮基部附生1枚鳞片,近四方形。蓇葖果,长圆形,长约5mm,喙细,长约1mm。种子多数,细小,卵形。花期8-9月,果期9-11月。2.晚红瓦松二年生草本。第1年生仅有莲座叶,肉质,狭匙形或披针形,长1.5-3cm,宽4-7mm,先端长渐尖,微弯曲,有软骨质刺,全缘或具微细的波状齿;第2年从莲座叶中抽出花茎,高10-40cm,直立,全株被白粉,密生棕红色腺点;花茎上的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6cm,宽3-7mm,先端长渐尖,干后有红色斑点。总状花序圆锥形,花密集,花序间有叶状苞片,卵状披针形或镰刀形;萼片5,长约4mm;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线状披针形,长4-6mm,宽1.8mm;雄蕊10,2轮,较花瓣稍短,花药暗紫色;鳞片5,近四方形,先瑞有微缺;心皮5,直立,分离,基部急狭,花柱细,长2mm。蓇葖果,长约5mm。种子长约1mm。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1月。3.钝叶瓦松二年生草本。第1年植株形成莲座丛,密生莲座叶,长圆状披针形、侧卵形或椭圆形,长2-4cm,宽1.5-2cm,先端钝或短渐尖,不具刺,全缘,密被暗红色斑点;第2年莲座丛中抽出花茎,不分枝,高10-30cm,花茎上的叶互生,较莲座叶为大,长达7cm。花序总状,有时穗状,花密集;苞片匙状卵形;萼片5,长圆形,长3-4mm,急尖;花瓣5,白色或带绿色,卵状长圆形,长4-6mm;雄蕊10,2轮,较花瓣长;鳞片5,钱状长方形,长约0.3mm,先端微缺;心皮5,卵形,分离,花柱长约1mm。蓇葖果。种子多数,细小,卵状长圆形,有纵条纹。花期7月,果期8-9月。4.黄花瓦松二年生草本。第1年植株形成莲座丛,密生莲座叶,叶片长圆形,先端有一半圆形白色软骨质附属物,中央有1个2-4mm长的刺;第2年自莲座丛中抽出花茎,高10-30cm;花茎上的叶互生,无柄,宽线形至倒披针形,长1-3cm,宽2-5mm,先端渐尖,有软骨质的刺。花序穗状或呈总状,顶生,长5-20cm;花梗长约1mm或无梗;苞片披针形至长圆形,长达4mm,先端渐尖,有刺尖;萼片5,卵状长圆形,长2-3mm,先端有刺尖,有红色斑点;花瓣5,黄绿色,卵状披针形,长5-7mm,宽1.5mm;雄蕊10,较花瓣稍长;鳞片5,近正方形,长约0.7mm,先端微缺;心皮5,披针形。蓇葖果,椭圆状披针形,长5-6mm,缘长1.5mm。种子长圆状卵形。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石上或屋瓦上。2.生于低山石上或溪沟旁。3.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岩石缝中。4.生于干燥山坡石缝中或江岸石崖及砂质草原上。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及湖北等地。2.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4.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唐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2.《本草图经》:行女子经络。3.《纲目》:大肠下血,烧灰,水服一钱,又涂诸疮不敛。4.《本草再新》:治百毒,疗火疮,消肿杀虫。5.《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痔疮肿痛出血,煎水熏洗。6.《科学的民间药草》:通便。7.《河北药材》:治水臌。8.《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9.《唐本草》治胃热,酒积,烟火、金石丹毒成血痢肠风者,服之即止,此凉血而止血也。又女子内热血干,经络不行,服之即通,此又凉血而行血也。然气寒性利,通行之用居多,如血热气实,酒食味厚之人,间有用之取效。如老弱胃虚乏力之人,不可泛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0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寒莓根

    寒莓根(《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植物形态详"寒莓叶"条。 【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酸,平,无毒。" ②江西《草药手册》:"寒凉。" 【功用主治】清热…

  • 对马耳蕨根

    对马耳蕨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马耳蕨的根茎。植物形态详"对马耳蕨"条。 【功用主治】治目赤肿痛。鲜对马耳蕨根茎(去鳞毛)一两,水煎,加白糖,早晚饭前各…

  • 珍珠风

    珍珠风(《草木便方》) 【异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的根或枝叶。 【植物形态】珍…

  • 茄子

    茄子(《本草拾遗》) 【异名】落苏(孟诜)、昆仑瓜(《大业杂记》),草鳖甲(《养生主论》),酪酥(《五代贻子录》),矮瓜、吊菜子(《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果实。 …

  • 卜芥_卜芥的功效和作用_卜芥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独脚莲、观音莲、广东万年青、山芋、老虎耳、小虫芋、虎耳芋、狼毒、尖尾凤、野山芋、假海芋、老虎芋、大麻芋、大附子、猪不拱、猪管豆、化骨丹、蛇芋、大虫芋、狗神芋、姑婆芋…

  • 鲚鱼_鲚鱼的功效_鲚鱼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鮤、鱴刀、刀鱼、望鱼、鰽鱼、江鲚、麻鲚、子鱼、凤尾鱼、毛花鱼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泻火解毒。主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及疮疖痈疽 生长采收 来源…

  • 柑皮

    柑皮(《本草拾遗》) 【异名】广陈皮、新会皮(《药性切用》),陈柑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果皮。植物形态详"柑"条。 【采集】9~11月采…

  • 铁树花

    铁树花(《药性考》) 【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花。植物形态详"铁树叶"条。 【功用主治】①《药性考》:"治痰火。" ②《岭南采药录》:"止血,下痰。治痰火。" 【选方】治肺结核…

  • 鹤肉

    鹤肉(《医学入门》) 【来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肉。 【动物形态】丹顶鹤,又名:鹤(《诗经》),白鹤(《嘉祐本草》),仙鹤(《日用本草》),仙禽、胎禽(《纲目》)。体长在1.2米以…

  • 白苋

    白苋(《别录》) 【异名】糠苋,细苋(《别录》),野苋、猪苋(《本草图经》),假苋菜(《广州植物志》),绿苋(《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来源】为苋科植物皱果苋的全草或根。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