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_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_太子参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

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cm。地下有肉质直生纺锤形块根,四周疏生须根。茎单一,不分枝,下部带紫色,近方形,上部绿色,圆柱形,有明显膨大的节,光滑无毛。单叶对生;茎下部的叶最小,倒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向上渐大,在茎顶的叶最大,通常两对密接成4叶轮生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柄,叶背脉上有疏毛,边缘略呈波状。花二型:近地面的花小,为闭锁花.花梗紫色有短柔毛,萼片4,背面紫色,边缘白色而呈薄膜质,无花瓣;茎顶上的花较大而开放,花梗细,长1-2(-4)cm,有短柔毛,花时直立,花后下垂,萼片5,披针形,绿色,背面及边缘有长毛;花瓣5,白色,先端呈浅齿状2裂或钝;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蒴果近球形。有少数种子,种子褐色,扁圆形或长圆状肾形,有疣状突起。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和岩石缝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据《本草从新》、《纲目拾遗》、《饮片新参》等书,太子参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现在商品则普遍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虽有滋补功用,但其力较薄。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大补元气。2.《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3.《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4.《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5.《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6.《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0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青皮

    青皮(《珍珠囊》) 【异名】青橘皮(《品汇精要》),青柑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未成热的果皮或幼果。植物形态详"橘"条。 【采集】一般在春末…

  • 都咸子

    都咸子(《本草拾遗》)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鸡腰果的果实。 【植物形态】鸡腰果,又名:都咸树(《南方草木状》),槚如树、心果树。常绿乔木,有乳状汁。叶互生,革质,长椭圆状卵形,或倒…

  • 松节油_松节油的副作用_松节油吃多了拉肚子吗

    基础信息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主关节肿痛;肌肉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松属(Pinus)若干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得到的挥发油。 原形态:…

  • 鼠尾草

    【中药名】鼠尾草   【别名】紫花丹、坑苏。   【英文名】salvia officinalis。   【药用部位】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Salvia japonica Thunb.的…

  • 粘鱼须

    粘鱼须(《救荒本草》) 【异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西中药志》…

  • 夜交藤_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_夜交藤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棋藤、首乌藤 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 峨三七

    峨三七(《四川中药志》) 【异名】芋儿七(《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肉质直根。植物形态详"竹节三七"条。 【采集】秋季采挖。 【药材】干燥根呈圆锥形或长…

  • 野芝麻_野芝麻可以入药吗_野芝麻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白花益母草、续断、白花菜、白花野芝麻、糯米钣草、吸吸草、包团草、泡花草、野油麻、土天子、山麦胡、野藿香、山芝麻、山苏子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活…

  • 老鼠刺

    老鼠刺(《贵州草药》) 【异名】猫儿刺。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老鼠刺的根。 【植物形态】老鼠刺常绿灌木或乔木,高可达10米。幼枝疏生短柔毛。叶互生,密集,硬革质,长方状卵形或菱状卵…

  • 金钗_金钗有哪些作用_金钗有毒吗

    基础信息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行气;止痛。主风湿痛;头痛;牙痛;腹痛;疝痛;皮肤瘙痒;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硬毛白珠的全株。 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