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柰_山柰的副作用_山柰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三奈子、三赖、三柰、山辣、三藾、沙姜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原形态:山柰,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cm,宽5-12cm,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cm。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cm,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cm;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cm;唇瓣阔大,径约2.5cm,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备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cm;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绿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草丛中现多为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山柰俗讹为三柰,又讹为三赖,皆土音也。或云本名三辣,南人舌音呼山为三,呼辣如赖,故致谬误,其说甚通。山柰生广中,人家栽之。根叶皆如生姜,作樟木香气。土人食其根,如食姜。切断暴干,则皮赤黄色,肉白色,古之所谓廉姜,恐其类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正义》:山柰,李氏《纲目》称其辛温,谓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盖味辛温而气芳香,辟寒行气,因亦与砂仁、蔻仁诸物相近,故治疗亦约略似之。又谓治风虫牙痛,则亦专行阳明,可作引经药,用与甘松同,必非辛温之物,可以独治阳明风火。2.《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3.《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4.《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5.《岭南采药录》:冶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2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桫拉木

    桫拉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翅子藤科植物五层龙的根。 【植物形态】五层龙攀援灌木,长可达4米。根皮金黄色,断面常有五圈环纹。树皮灰黑色;分枝多,小枝有梭。叶对生…

  • 荚娠

    荚娠(《唐本草》) 【异名】?迷、挈檀(陆玑《诗疏》),羿先(《唐本草》),孩儿拳头(《救荒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娠的茎、叶。 【植物形态】荚娠落叶灌木,高达3米。茎直…

  • 楝花

    楝花(《纲目》)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植物形态详"川楝子"及"苦楝皮"条。 【化学成分】花含黄酮甙:印楝花甙即杨梅树皮素-3"-L-阿拉伯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甙,…

  • 沙松果_沙松果的药性_沙松果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榧子、云南榧子、滇榧子、土榧子、杉松果 性味: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润肠通便。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便秘;痔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

  • 丽春花

    丽春花(《纲目》) 【异名】赛牡丹,锦被花(《游默斋花谱》),虞美人、百般娇、蝴蝶满园春(《花镜》)。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丽春花的花或全草。 【植物形态】丽春花二年生草本,茎高3…

  • 寸节七

    寸节七(《陕西中草药》) 【异名】大铧头草。 【来源】为堇菜种植物大叶堇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大叶堇菜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根茎横生,肥厚。叶基生,具长柄,叶片卵状心形或宽卵…

  • 青天葵

    青天葵(《岭南采药录》) 【异名】独叶莲(《陆川本草》),独脚莲(《南宁市药物志》),珍珠叶(《广西中药志》),坠千斤、铁帽子、山米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青莲(广东)。 【来…

  • 茺蔚子

    茺蔚子(《本经》) 【异名】益母草子、苦草子、小胡麻(《江苏药材志》),野黄麻、六角天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茺玉子(《河北药材》)。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果实。植物形…

  • 土人参

    【中文名】:土人参(《滇南本草》)【类别】:根类【英文名】:PanicledFameflowerRoot 【别名】水人参(《天宝本草》),参草、土高丽参、假人参(《中国药植志》),…

  • 疳积药

    疳积药(《昆明药植调查报告》) 【异名】食疙瘩(《贵州草药》)。 【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植物形态详"水龙胆草"条。 【采集】秋季挖根。 【性味】涩,温。 【功用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