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菊_山白菊有什么副作用_山白菊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野白菊、小雪花、白升麻、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马兰、马兰、红管药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镇咳;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肝炎;痢疾;热淋;血热吐衄血;痈肿疔毒;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三脉紫菀的全草或银。

原形态:三脉紫菀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粗壮。茎有棱及沟,被柔毛或粗毛,上部有时曲折,有分枝。上部有时曲折,有分枝。下部叶在花期枯落,叶片宽卵圆形,急狭成长柄;中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1-5cm,中部以上急狭成楔形具宽翅的柄,先端渐尖,边缘有3-7对锯齿,上部叶渐小,全缘或有浅齿,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短柔毛常有腺点;有离基三出脉,侧脉3-4对。头状花序排成伞房或圆锥伞房状,花序梗长0.5-3cm。总苞围锥状或半球状;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线状长圆形,上部绿色或紫褐色,外层长达2mm,内层约4mm,有短缘毛。舌状花约10余个,舌片线状长圆形,紫色、浅红色或白色;管状花黄色,有裂片;花柱附片长达1mm;冠毛浅红褐色或污白色。瘦果倒卵状长圆形,灰褐色,有边肋,一面常有肋,被短粗毛。花、果期7-12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3350m的林下、林缘、灌丛及路边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煎洗无名肿毒。2.《贵州民间药物》:解表除热。治感冒风热。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凉血止血。治支气管炎,扁彩体炎,乳腺炎,鼻衄,蕲蛇、蝮蛇咬伤。4.《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毒蛇咬伤,蜂螫虫咬伤,疔疮,扭伤,外伤出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2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瞿麦

    瞿麦(《本经》) 【异名】巨句麦(《本经》),大兰(《别录》),山瞿麦(《千金方》),南天竺草(《圣济总录》),剪绒花(《医林纂要》),竹节草(《山东中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

  • 竹鼠肉

    竹鼠肉(《纲目》) 【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 【动物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 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米,尾长约6~7厘…

  • 了哥王根

    了哥王根(《岭南采药录》) 【别名】毒除根(《岭南采药录》),地棉根(《广州植物志》),定元根(《广西中兽医药植》),鱼胆根(《南宁市药物志》),地谷根(《广西中药志》),红赤七、…

  • 瓣蕊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河北中药手册》) 【异名】花唐松草、马尾黄连、肾叶唐松草(《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 【植物形态】瓣蕊唐松草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20…

  • 大叶金花草

    大叶金花草(《广西中药志》) 【异名】野黄连、水黄连(《峨媚药植》),牙齿芒(《广州植物志》),擎天蕨(《广西中兽医药植》),雪仙草、扫雪花(《江西民间草药》),蜢蚱参(《中国植物…

  • 挖耳子草

    挖耳子草(《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金挖耳、贡布美多霹米(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高山天名精的全草。 【植物形态】高山天名精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米,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下部…

  • 白苏子

    白苏子(《饮片新参》) 【异名】荏子(《别录》),玉苏子(《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 【植物形态】白苏(《本草图经》),又名:荏(《别录》),南苏(《滇南本草…

  • 野海椒

    野海椒(《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海茄子(《四川常用中草药》),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茄科植物毛叶冬珊瑚的全草。 【植物形态】毛叶冬珊瑚小灌木…

  • 香附

    香附(《纲目》) 【异名】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

  • 宽羽线蕨_宽羽线蕨吃多了有危害吗_宽羽线蕨的用药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 性味:淡;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的根茎或全草。 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