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_石韦有什么危害_石韦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石zhe、石皮、石苇、金星草、石兰、生扯拢、虹霓剑草、石剑、虹霓剑草、金汤匙、肺心草、会全草、石耳朵、蛇舌风、小叶下红

性味:苦;甘;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西南石韦、华北石韦和有柄韦等的全草。

原形态:1.石韦,植株高10-30cm。根状茎细长,横生,与叶柄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顶端渐尖,盾状着生,中央深褐色,边缘淡棕色,有睫毛。叶远生,近二型;叶柄长3-10cm,深棕色,有浅沟,幼时被星芒状毛,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革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20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并不延于叶柄,全缘;上面绿色,偶有星状毛和凹点,下面密被灰棕色的星芒状毛;不育叶和能育叶同型或略短而阔;中脉上面稍凹,下面隆起,侧脉多少可见,小脉网状。孢子囊群满布于叶背面或上部,幼时密被星芒状毛,成熟时露出;无囊群盖。2.庐山石韦,植株高20-60cm。根状茎横生,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锯齿。叶簇生;叶柄粗壮,长10-30cm,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坚革质,阔披针形,长20-40cm,宽3-5cm,向顶部渐狭,锐尖头,基部稍变宽,为不等圆耳形或心形,不下延;侧脉两面略下凹。孢子囊群小,在侧脉间排成多行;无囊群盖。3.西南石韦,植株高达25cm。根状茎长而横生,密被褐色鳞片,披针形,长渐尖头,全缘。叶近生;叶柄长2-5cm,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软革质,长3-10cm,中部宽6-15mm,狭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下面的星状毛较长,有时叶片较大,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而整齐的排列;无囊群盖。4.华北石韦,植株高达25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披针形鳞片,长渐尖,全缘。叶远生;叶柄长2-5cm,以关节着生;叶片软革质,线形至狭披针形,长3-8cm,中部宽6-15mm,上面幼时疏被星状毛,老时脱落,有凹点,下面密被短而细的橙褐色星状毛,干后有时向上内卷;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在叶背面整齐地排列成数行。无囊群盖。5.有柄石韦,植株高5-20cm。根状茎长而横生,密被褐棕色的卵状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锯齿。叶远生,二型,厚革质,上面无毛,有排列整齐的小凹点,下面密被灰棕星状行;孢子叶柄远长于叶片,长约3-12cm,营养叶柄与叶等长;叶片长圆表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或钝头,基部略下延,孢子叶干后通常内卷,几成筒状;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成熟时满布叶片背面;孢子囊呈圆的两面形,无盖,隐没于星状毛中。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石韦附生于海拔100-1800m的林中树干或溪边石上。2.庐山石韦生于海拔500-2200m的林中树干或石上。3.西南石韦生于林中岩石上。4.华北石韦生于海拔300-1800m的岩石上。5.有柄石韦生于海拔200-2200m的山地干旱岩石上。资源分布:1.石韦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2.庐山石韦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3.西南石韦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4.华北石韦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湖北、湖南、四川。5.有柄石韦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广西。

文献

出处:出自1.《别录》:石韦,生华阴山谷石上。二月采叶,阴干。2.《本草图经》:石韦,今晋、绛、滁、海、福州、江宁府皆有之。丛生石上,叶如柳,背有毛,而斑点如皮,故以名。二月、七月采叶,阴干用。石韦一名石皮。而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浴汤,主风。3.《纲目》:石韦,柔皮曰韦,zhe亦皮也。多生阴崖险罅处。其叶长者近尺,阔寸余,柔韧如皮,背有黄毛,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叶凌冬不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崇原》:石韦,主治劳热邪气者,劳热在骨,邪气在皮,肺肾之所主也。五癃者,五液癃闭,小便不利也。石韦助肺肾之精气,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则上窍外窍皆通,肺气下化,则水道行而小便利矣。2.《本经逢原》:石韦,其性寒利,故《本经》治劳热邪气,指劳力伤津,癃闭不通之热邪而言,非虚劳之谓。治妊娠转胞,同车前煎服。3.《长沙药解》:石韦,清金泄热,利水开癃,《金匮》鳖甲煎丸用之治疟日久结为症瘕,以其泄水而消瘀也。4.《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5.《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6.《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7.《本草图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8.《滇南本草》:止玉茎痛。9.《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10.《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11.《闽东本草》:治痢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4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鹅喉管_鹅喉管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鹅喉管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喉痹;哮喘;赤白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鹅的咽喉及气管、食管。 原形态:家鹅,体长约60-80cm。嘴扁阔,前额有…

  • 红胡豆七_红荆芥的功效与作用_红荆芥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打不死、大打不死、大红袍、天黄七 性味:甘;微辛;涩;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清热解毒。主血滞经闭;痛经;崩漏;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肺痨咳血;咯血;便血;金创…

  • 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滇南本草》) 【异名】地金莲、地涌莲(《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地涌金莲的花。 【植物形态】地涌金莲高大草本,高约l米。茎厚而粗,由叶鞘复叠而成。巨形叶,…

  • 石韦─庐山石韦

      石韦──庐山石韦  FoliumPyrrosiaeSheareri  (英)Shearer"sFeltFernLeaf  【别名】 大石韦、光板石韦。   【来源】 为水龙骨科…

  • 葛谷

    葛谷(《本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葛根"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5%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

  • 云实

    云实(《本经》) 【异名】马豆(《本草图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种子。 【植物形态】云实,又名:员实、天豆(《吴普本草》),云英(《别录》),草云母(《唐本草》),臭草、…

  • 茴香虫

    茴香虫(《本草衍义》) 【异名】蘹香虫(《纲目》)。 【来源】为凤蝶科昆虫金凤蝶的幼虫。 【动物形态】金风蝶体长圆形,密被鳞片和丛毛;体长约4厘米,展翅宽约10厘米。头部有半球形复…

  • 胡枝子_胡枝子的功能主治_胡枝子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随军茶、扫皮、胡枝条、野花生、过山龙、羊角梢、豆叶柴、夜合草、假花生横条、横笆子、扫条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利尿通淋;止血。主肺热咳嗽;感冒发热;百日…

  • 扁竹兰

    扁竹兰(《云南中草药》) 【异名】白跌打、见血封口。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柄叶开口箭的根茎。 【植物形态】柄叶开口箭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粗壮,横走,节明显,节上生须根。叶互生,卵状…

  • 苧麻根

    苧麻根(《药性论》) 【异名】苧根(《别录》),苧麻头(《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苧麻的根。 【植物形态】苧麻(《药性论》),又名:紵(《诗经》),天青地白草、川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