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_苍术治什么病_苍术可以口服吗

基础信息

别名:山精、赤术、马蓟、青术、仙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北苍术、关苍术的根茎。

原形态:1.茅苍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节状。茎多纵棱,高30-100m,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叶互生,革质;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3-8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中央裂片较大,卵形,边缘有刺状锯齿或重刺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叶脉隆起,无柄,不裂,或下部叶常2裂,裂片先端尖,先端裂片极大,卵形,两侧的较小,基部楔形,无柄或有柄。头状花序生于茎枝先端,叶状苞片1列,羽状深裂,裂片刺状;总苞圆柱形,总苞片5-8层,卵形至披针形,有纤毛;花多数,两性花或单性花多异株;花冠筒状,白色或稍带红色,长约1cm,上部略膨大,先端5裂,裂片条形;两性花有多数羽状分裂的冠毛;单性花一般为雌花,具5枚线状退化雄蕊,先端略卷曲。瘦果倒卵圆形,被稠密的黄白色柔毛。花期8-10月,果期9-12月。2.北苍术本种与茅苍术的区别是:叶片较宽,卵形或长卵形,一般羽状5深裂,茎上部叶3-5羽状浅裂或不裂,叶缘有不规则的刺状锯齿,通常无叶柄;头状花序稍宽,总苞片56-层,较茅苍术略宽;退化雄蕊先端圆,不卷曲。花期7-8月,果期8-9月。3.关苍术本种与上述两种主要区别为:叶有长叶柄,上部叶3出,下部叶羽状3-5全裂,裂片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渐狭而下延,边缘有平伏或内弯的刚毛锯齿。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草丛中。2.生于低山阴坡灌丛、林下及较干燥处。3.生于山坡、林缘、柞林下或灌丛间。资源分布:1.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河南等地。3.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陶弘景:除恶气。2.刘完素:明目,暖水脏。3.《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4.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5.散风益气,总解诸郁。6.《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7.《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癖,除症,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8.《本草求原》:止水泻飨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9.《医学启源》:苍术,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少。《主治秘要》云:其用与白术同,但比之白术,气重而体沉。及胫足湿肿,加白术泔浸刮去皮用。10.李杲:《本草》但言术,不分苍、白,而苍术别有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传入脾也。以其经泔浸火炒,故能出汗,与白术止汗特异,用者不可以此代彼,盖有止发之殊,其余主治则同。11.《仁斋直指方》:脾精不禁,小便漏浊淋不止,腰背酸痛,宜用苍术以敛脾精,精生于谷故也。12.朱震亨: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总解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药必兼升降,将欲开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下气最速,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13.《本草纲目》: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赤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诊,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14.《本草通玄》:苍术,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及白术。大抵卑监之土,宜与白术以培之,敦阜之土,宜与苍术以平之。15.《本草正》:苍术,其性温散,故能发汗宽中,调胃进食,去心腹胀疼,霍乱呕吐,解诸郁结,逐山岚寒疫,散风眩头疼,消痰癖气块,水肿胀满。其性燥湿,故治冷痢冷泄滑泻,肠风,寒湿诸疮。与黄蘖同煎,最逐下焦湿热痿痹。然惟茅山者其质坚小,其味甘醇,补益功多,大胜他术。16.《药品化义》: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燥可去湿,专入脾胃,主治风寒湿痹,山岚瘴气,皮肤水肿,皆辛烈逐邪之功也。统治三部之湿,若湿在上焦,易生湿痰,以此燥湿行痰;湿在中焦,滞气作泻,以此宽中健脾;湿在下部,足膝痿软,以此同黄柏治痿,能令足膝有力;取其辛散气雄,用之散邪发汗,极其畅快。合六神散,通解春夏湿热病;佐柴葛解肌汤,表散疟疾初起;若热病汗下后,虚热不解,以此加入白虎汤,再解之,汗止身凉。缪仲淳用此一味为末、治脾虚蛊胀。17.《玉楸药解》: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住泄亦同白术,而泄水开郁,苍术独长。18.《本草正义》: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霆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膜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夏秋之交,暑湿交蒸,湿温病寒热头胀如裹,或胸痞呕恶,皆须茅术、藿香、佩兰叶等香燥醒脾,其应如响。而脾家郁湿,或为膜胀,或为肿满,或为泻泄疟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肿,或积滞而二便不利,及湿热郁蒸,发为疮疡流注,或寒湿互结,发为阴疽酸痛,但有舌浊不渴见证,茅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是合内外各病,皆有大用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48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菖蒲-水菖蒲

    水菖蒲 RhizomaAcoriCalami   (英) DrugSweetflagRhizome   【别名】 菖蒲、建菖蒲、大菖蒲、白菖蒲。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

  • 伴蛇莲_伴蛇莲的功效和作用_伴蛇莲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鸡爪大王、拳参、马蜂七、草血竭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湿热痢疾;腹泻;痈肿;痔疮;牙龈肿痛;口糜;汤火伤;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

  • 鬼灯笼根

    鬼灯笼根(《本草求原》) 【异名】土骨皮(《陆川本草》)。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鬼灯笼"条。 【采集】秋季采。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

  • 祁州一枝蒿

    祁州一枝蒿(《祁州药志》) 【异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飞蓬一年生草本,高30~1…

  • 灯笼花_灯笼花的用药禁忌_灯笼花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法罗喜、岩龙香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利湿。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肝炎;水肿;无名肿毒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灯笼花的块…

  • 牛含水

    牛含水(《甘肃卫生通讯》(8):35~38,1972) 【异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紫花秧…

  • 地乌

    地乌(《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地雷、黑地雷、金串珠(《贵州民间药物》),蜈蚣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林荫银莲花的根茎。 【植物形态】林荫银莲花,又名…

  • 马尾伸筋_马尾伸筋是龙须草吗_马尾伸筋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大伸筋、百部伸筋、水摇竹、伸筋草、龙须草、牛尾伸筋、牛尾节、牛尾卷、水球花、大叶伸筋、牛尾菜、分筋草、蓝绣球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壮筋骨;利关节;活血止痛。主腰…

  • 柚根

    柚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植物形态详"柚"条。 【采集】9~10月采收。 【性味】①《重庆草药》:"…

  • 齿叶泥花草

    齿叶泥花草(《广西中草药》) 【异名】锯齿草、五月莲。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齿叶泥花草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0~20厘米。茎分枝,下部常伏地,有细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