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藤_千金藤有什么功效_千金藤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金线钓乌龟、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药膏、合钹草、金丝荷叶、天膏药、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主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胃痛;脚气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千金藤的根或茎叶。

原形态:千金藤多年生落叶藤本,长可达5m。全株无毛。根圆柱状,外皮暗褐色,内面黄白色。老茎木质化,小枝纤细,有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5-10cm,盾状着生;叶片阔卵形或卵圆形,长4-8cm,宽3-7cm,先端钝或微缺,基部近圆形或近平截,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白色,两面无毛,掌状脉7-9条。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为复伞形聚伞花序,总花序梗通常短于叶柄,小聚伞花序近无梗,团集于假伞梗的末端,假伞梗挺直;雄花:萼片6(-8),排成2轮,卵形或倒卵形;花瓣3(-4);雄蕊6,花丝合生成柱状。雌状。雌株也为复伞形聚伞花序,总花序梗通常短于叶柄,小聚伞花序和花均近无梗,紧密团集于假伞梗的端;雌花:萼片3(-4);花瓣3(-4);子房卵形,花柱3-6深裂,外弯。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约6mm,内果皮背部有2行高耸的小横肋状雕纹,每行通常10颗,胎座迹通常不孔。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沟边、草丛或山地丘陵地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拾遗》;千金藤,有数种,南北名目不同,大略主疗相似,或是皆近于藤。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如漆;生南土者,黄赤如细辛。舒、庐间有一种藤似木蓼,又有鸟虎藤,绕树,冬青,亦名千金藤。又江西山林间有草生,叶头有瘿子,似鹤膝,叶如柳,亦名千金藤。又一种似荷叶,只钱许大,亦呼为千金藤,一名古藤,主痢及小儿大腹。千金者,以贵为名,岂俱一物,亦状异而功名同。南北所用,若取的称,未知孰是。其中有草,今并入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瘴疟,痰嗽不利,肿疽,犬毒,癫,杂疹悉主之。2.《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活络,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多发性疖肿,痢疾,毒蛇咬伤,于宫脱垂,咯血。4.《四川常用中草药》:利尿,定痛,祛风。治心胃痛,腹中痞块,水肿,风肿,痈肿恶疮。5.江西《草药手册》:清下部湿热,治下部湿疮。6.《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利湿消肿。治咽喉肿痛,湿热淋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60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苞蔷薇根

    苞蔷薇根(《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 【植物形态】硕苞蔷薇,又名:苞蔷薇、猴柿、刺柿、大红袍、野毛栗、七姊妹、…

  • 杏叶防风

    杏叶防风(《滇南本草》) 【异名】骚羊古、瘙疡股(《草木便方》),蜘蛛香,山当归(《分类草药性》),小菊花、山茴香、大寒药(《贵州民间方药集》),九月白花草、天蓬草、土当归、满身串…

  • 柿漆

    柿漆(《纲目》) 【异名】柿涩(《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及其同属植物的未成熟果实,经加工制成的胶状液。 【制法】采摘未成熟而色青味涩的果实,捣烂,置缸中加入适量清…

  • 泽泻_泽泻的功效和作用_泽泻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禹孙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 生长采收…

  • 鼋膏

    鼋膏(《食疗本草》) 【异名】鼋脂(《淮南万毕术》)。 【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鼋甲"条。 【功用主治】张鼎:"摩风及恶疮。"

  • 大沙叶

    大沙叶(《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叶满天星(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 【植物形态】大沙叶灌木,高1~4米;小枝有棱和明显的节。叶膜质,…

  • 香樟叶

    香樟叶(《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采集】全年可采,阴干。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2~3.7%。 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含挥发油2.…

  • 宜梧_宜梧可以入药吗_宜梧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 性味:苦;酸;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健脾益肾。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

  • 丝瓜子

    丝瓜子(姚可成《食物本草》) 【异名】乌牛子(《纲目拾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采集】秋季果实老熟后,在采制丝瓜络时,同时收集种子…

  • 野鸦椿花

    野鸦椿花(《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 【性味】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镇痛。治头痛眩晕。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