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子_牡荆子是中成药吗_牡荆子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荆实、牡荆实、荆条果、黄荆子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化湿祛痰;止咳平喘;理气止痛。主咳嗽气喘;胃痛;泄泻;痢疾;疝气痛;脚气肿胀;白带;白浊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

原形态: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5m。多分枝,具香味。小枝四棱形,绿色,被粗毛,老枝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稀为3,中间1枚最大;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果实球形,黑色。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文献

出处:出自陶弘景。《本草纲目》:牡荆,处处山野多有,樵采为薪,年久不樵者,其树大如碗也。其木心方;其枝对生;一枝五叶或七叶,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五月杪间开花成穗,红紫色,其子大如胡荽子,而有白膜皮裹之。苏颂云叶似蓖麻者误矣。青、赤二种,青者为荆,嫩条皆可为莒囤。古昔贫妇以荆为钗,即此二木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牡荆实,其主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者;盖足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厥阴为风木之位,外邪伤于二经,则寒热留连于筋骨,而胃气壅滞,苦温能通行散邪,则胃气利而寒热自除。咳逆亦邪气壅胃所致,邪散气下,则咳逆自止矣。2.《名医别录》: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下气。3.炒焦为末饮服,治心痛及妇人白带。4.《国药提要》:治腓肠肌之痉挛及下肢之浮肿。5.《广西中药志》:治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91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石栗子_石栗子的食用方法_石栗子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海胡桃、黑桐油、油果、检果 性味:甘;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润肠。主闭经;肠燥便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石栗的成熟种子。 原形态:石栗常绿乔…

  • 巴山虎

    巴山虎(《岭南采药录》) 【异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植物形态详"天茄子"条…

  • 火索麻

    火索麻(广州部队《常甩中草药手册》) 【异名】大麻树、黎仔麻木(《中国药用植物纲要》),癞皮树(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扭蒴山芝麻的根。 【植物形态】扭…

  • 王瓜_王瓜的副作用_王瓜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钩、藈姑、土瓜、钩蒌、郭璞、雹瓜、老鸦瓜、野甜瓜、马雹儿、马剥儿、马瓟瓜、公公须、杜瓜、鸽蛋瓜、吊瓜、山科瓜、水瓜、苦瓜莲、小苦兜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

  • 多花野牡丹

    多花野牡丹(《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炸腰果、野广石榴(《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多花野牡丹的全株。 【植物形态】多花野牡丹常绿小灌木,高1米以上。茎圆柱形,密…

  • 川贝母—暗紫贝母

      川贝母—暗紫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FritillaryBulb  【别名】 乌花贝母、松贝母。   【…

  • 绣线菊叶

    绣线菊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条。 【采集】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 【化学成分】全草中分离出绣线菊碱A、B、C…

  • 毛罗勒_毛罗勒怎么服用_毛罗勒的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香菜、假苏、姜芥、罗勒、香草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祛风活血。主湿阴脾胃;纳呆腹痛;呕吐腹泻;外感发热;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皮肤湿疹 生长采收 来源…

  • 柏树果

    柏树果(《四川中药志》) 【异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 【采集】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

  • 大叶云实

    大叶云实(《贵州草药》) 【异名】铁藤;刺藤。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云实的枝、果、根。 【植物形态】大叶云实有刺藤本,茎长2米余;嫩枝微有柔毛;叶轴密生小倒钩刺。2回双数羽状复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