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芺_苦芺是中成药吗_苦芺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钩芺、苦板、苦菜、败酱、败酱草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暑热烦闷;津疮;丹毒;痈肿;痔疮;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蒙山莴苣的全草。

原形态:蒙山莴苣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分枝。叶互生;下部叶长圆形,灰绿色,基部收窄,半抱茎,羽状或倒向羽状深裂或浅裂,质厚,稍肉质;茎中部叶与下部叶同形,但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不分裂,全缘;上部叶全缘,抱茎;有时全部叶全缘而不分裂。头状花序多数,有20个小花,在茎枝顶端排成开展圆锥状花序;舌状花紫色或淡紫色。瘦果长圆状条形,秒压扁或不扁,灰色至黑色,无边缘或有不明显的狭窄边缘,有5-7条纵肋,果颈渐窄,较长,灰白色,冠毛白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粘土或砂质土壤上,常风于河边、湖边。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尔雅》郭璞注: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薹似蓟,初生可食。2.陶弘景:苦芺,处处有之,人取茎生食之。五月五日采,暴干。3.《唐本草》:苦芺,今人以为漏芦,非也。4.《食疗本草》:苦芺,生食治漆疮。不堪多食尔。5.《蜀本草》:《图经》有云,苦芺子若猫蓟,茎圆无刺。所在下湿地有之。6.《本草纲目》:《尔雅》钩芺,即此苦芺也。许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主面目通身漆疮。2.陶弘景:烧作灰以疗金疮。3.《日华子本草》:治丹毒。4.汪颖《食物本草》:煎汤洗痔。5.《本草纲目》:下气,解热。6.《医林纂要》:解暑去热。7.《湖南药物志》:破宿血,生新血,解热毒,利胸膈,除烦闷,补虚损。8.《广西药植名录》: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2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喉痧药_喉痧药的药用价值_喉痧药的适用范围

    基础信息 别名:小金香炉、天青地红、尖尾痧、四大天王、桑勒草、红春根藤、田螺掩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化瘀;止血。主痢疾;产后血崩;跌打肿痛;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藁本_藁本的毒性_藁本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藁茇、鬼卿、地新、山茝、蔚香、微茎、藁板 性味:味辛;性湿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疝瘕 生长采收 来源…

  • 杜鹃花

    杜鹃花(《纲目》) 【异名】红踯躅(《洛阳花木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纲目》),艳山红(《分类草药性》),艳山花、山归来(《贵州民间方药集》),满山红、清明花(《江西民间…

  • 瓦草

    瓦草(《滇南本草》) 【异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青骨藤(《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瓦草的根…

  • 马尾千金草

    马尾千金草(《广西中药志》) 【异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马尾千金草多年生常绿草本,丛生。须状根短…

  • 假芫茜

    假芫茜(《陆川本草》) 【异名】香信,番香茜(《广西药植名录》),野芫荽(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刺芫荽的全株。 【植物形态】刺芫荽,又名:臭刺芹。多年…

  • 短体鳗_短体鳗的用药禁忌_短体鳗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油鲇、土龙、鳗鱼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活血通络。主病后虚弱;腰背酸痛;跌打损伤;骨折;骨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鳗科动物鳄形短体鳗、中华须鳗的肉。 原…

  • 骆驼黄

    骆驼黄(《纲目》)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 【性味】苦,平,微毒。 【功用主治】治风热惊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2分。

  • 蛇葡萄根

    蛇葡萄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山葡萄根(《江西草药》),野葡萄根(《泉州本草》),蛇白蔹(《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葡萄种植物蛇葡萄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

  • 鳗鲡鱼膏

    鳗鲡鱼膏(《纲目》) 【来源】为鳗鲡科动物鳗鲡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鳗鲡鱼"条。 【功用主治】①陶弘景:"疗诸瘘疮。" ②《唐本草》:"疗耳中有虫痛者。" 【用法与用量】外用:熬油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