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芺_苦芺是中成药吗_苦芺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钩芺、苦板、苦菜、败酱、败酱草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暑热烦闷;津疮;丹毒;痈肿;痔疮;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蒙山莴苣的全草。

原形态:蒙山莴苣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分枝。叶互生;下部叶长圆形,灰绿色,基部收窄,半抱茎,羽状或倒向羽状深裂或浅裂,质厚,稍肉质;茎中部叶与下部叶同形,但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不分裂,全缘;上部叶全缘,抱茎;有时全部叶全缘而不分裂。头状花序多数,有20个小花,在茎枝顶端排成开展圆锥状花序;舌状花紫色或淡紫色。瘦果长圆状条形,秒压扁或不扁,灰色至黑色,无边缘或有不明显的狭窄边缘,有5-7条纵肋,果颈渐窄,较长,灰白色,冠毛白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粘土或砂质土壤上,常风于河边、湖边。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尔雅》郭璞注: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薹似蓟,初生可食。2.陶弘景:苦芺,处处有之,人取茎生食之。五月五日采,暴干。3.《唐本草》:苦芺,今人以为漏芦,非也。4.《食疗本草》:苦芺,生食治漆疮。不堪多食尔。5.《蜀本草》:《图经》有云,苦芺子若猫蓟,茎圆无刺。所在下湿地有之。6.《本草纲目》:《尔雅》钩芺,即此苦芺也。许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主面目通身漆疮。2.陶弘景:烧作灰以疗金疮。3.《日华子本草》:治丹毒。4.汪颖《食物本草》:煎汤洗痔。5.《本草纲目》:下气,解热。6.《医林纂要》:解暑去热。7.《湖南药物志》:破宿血,生新血,解热毒,利胸膈,除烦闷,补虚损。8.《广西药植名录》: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2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沙参_沙参多吃有影响吗_沙参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知母、白沙参、苦心、识美、虎须、白参、志取、文虎、文希、羊婆奶、南沙参、铃儿参、泡参、桔参、山沙参、沙獭子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 木蝴蝶

    【中药名称】木蝴蝶(《纲目拾遗》) 【异名】千张纸、兜铃、三百两银药(《滇南本草》),玉蝴蝶(《张聿青医案》),云故纸(《兽医常用中药》),破布子、白故子、海船果心(《中药形性经验…

  • 发菜_发菜的用法用量_发菜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功能主治:补血;利尿降压;化痰止咳。主妇女血虚;高血压病;咳嗽痰多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念珠藻科植物发菜的藻体。 原形态:植物体在潮湿环境下,被胶质鞘包围呈不规则…

  • 茯神木_茯神木的用法用量_茯神木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黄松节、松节、茯神心、茯神心木、茯苓木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平肝安神。主惊悸健忘;中风语蹇;脚气转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中间的松…

  • 射罔

    射罔(《本经》)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草乌头汁制成的膏剂。植物形态详"草乌头"条。 【性味】苦,热,有毒。 ①《药对》:"温。" ②《本草经集注》:"大热。· ③《别录》:"味苦,…

  • 牡蒿根

    牡蒿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牡蒿的根,植物形态详"牡蒿"条。 【性味】性温,味苦微甘。 【功用主治】治风湿痹痛,寒湿浮肿。 【选方】①治风湿痹痛、头痛:牡蒿根…

  • 木棉根

    木棉根(《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木棉花"条。 【化学成分】根含蛋白质、脂类、鞣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淀粉、胶质等。 【性味】广州部队…

  • 丁癸草根

    丁癸草根 (《生草药性备要》) 【植物形态】豆科植物丁癸草,详"丁癸草"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脚气浮肿,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煲酒解热毒,散痈疽。治疔…

  • 千里找根

    千里找根(《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小赖藤(《云南中草药选》),绿包藤,癞浆包藤(《云南恩茅中草药选,),克赛麻奈(傣名)。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皱波青牛胆的藤茎。 【植物形态】…

  • 石灰

    石灰(《本经》) 【异名】垩灰(《本经》),希灰(《别录》),石垩(陶弘景),染灰、散灰、白灰、味灰(《石药尔雅》),锻石(《日华子本草》),石锻(《本草图经》),矿灰(《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