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蓠_江蓠可以入药吗_江蓠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龙须菜、海菜、线菜、海粉干、海面线、竹筒菜、蚝菜、发菜、粉菜

性味:甘;咸;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软坚;利水。主内热;痰结瘿瘤;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江蓠科植物真江蓠、脆江蓠、芋根江蓠、凤尾菜、龙须菜、细基江蓠、扁江蓠等的藻体。

原形态:1.真江蓠藻体淡褐色至暗褐色,有时浅紫褐色或带黄绿色,近软骨质,单生或丛生,一般高5-50cm,可达1-2m以上,线状,圆柱形,一般具有一个及顶的主干,径1-2mm,分枝不规则互生或偏生,1-2次,枝径0.5-1mm,长短不一,基部略收缩。髓部薄壁细胞大,皮层由2-5层较小细胞组成,含色素体。四分孢子囊肉红色,于体表呈斑状突起。精子囊淡黄色,生于皮层浅坑或生殖窝的下陷部分。囊果球形或半球形,常突出于成熟的雌配子体表面。藻体固着器盘状。2.脆江蓠藻体淡紫红色,半透明状,多汁而脆,质柔易断,高10-30cm,可达40cm,宽1-3mm,丛生,一般有一及顶的主干,圆柱形,分枝2-3次,互生、偏生或二叉分枝,基部较宽,顶端尖细,有的小枝很短。四分孢子囊散生于整个藻体的皮层中,精子囊群生于皮层下陷的浅坑内。那个果圆锥形,有滋养丝,突出于体表。固着器盘状。3.芋根江蓠藻体淡紫红色,膜状软骨,质丛生,高5-10cm,宽1-2mm,圆柱状,不规则互生或2次分枝,有时二叉分枝。基部明显缢缩,顶端尖细。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圆球形,有滋养丝。4.凤尾菜藻体深红至紫红色,粗糙,软骨质,不规则二叉分枝,偶有三至四叉分枝,匍匐海下分枝近于扁平,宽5-12mm,末端钝,边缘有疣状突出物,重叠交错成一大块状物,直径10-20cm,有时藻体表面长出少数赘疣。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突出体表,圆球形。5.龙须菜藻体紫红色,软骨质,单生或丛生,高30-50cm,可达1m以上,分枝很多,径0.5-2mm,通常单一细长,往往有很多短的小育枝。四分孢子囊分布在外皮层。囊果相当大,沿全枝分布,没有滋养丝。精子囊群浅表型。固着器盘状,较大,红色。6.细基江蓠藻体紫褐色或绿褐色,软骨质,单生或丛生,高5-50cm,线状圆柱形,一至四回分枝,径0.2-1mm,互生、叉生或偏生,基部渐细。囊果突出体表,球形,基部缢缩呈喙状,滋养丝稀少。精子囊窠呈坑状。7.扁江蓠藻体暗红褐色,膜质或革质,单生或丛生,高5-20cm,不规则二叉分枝,扁平,略呈扇形,枝宽1.5-6mm,全缘或有小育枝,顶端急尖或呈舌状。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球形或半球形,有滋养丝。精子囊群浅表型。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中潮带至潮下带岩石上,在平静的内湾及肥沃水区,长得粗大色深。人工养殖在木、竹等附着物上。2.生于低潮带岩石上和大干潮线附近的深水石沼中。3.生于潮间带岩石或贝壳上。4.生于低潮带下1-2m深的珊瑚礁石隙中。5.生于潮间带至低潮带岩石上或沙中。6.生于潮间带沙砾和贝壳上。7.生于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2.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3.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4.分布于海南、西沙群岛等海域。5.分布于台湾、海南等沿海。6.分布于广东、广西等沿海。7.扁江蓠我国分布于黄海沿岸。

文献

出处:江蓠又名龙须菜。1.《纲目》菜部云:“龙须菜,生东南海边石上,丛生,无枝叶,状如柳根须,长者尺余,白色,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2.《漳浦县志》:“海菜,生海中沙地,长如线,色微红。”以上所述,从其生境、形态考证,其原植物似为江蓠属植物。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3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杜松实

    杜松实(《国药的药理学》) 【异名】杜松子(《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柏科植物杜松的果实。 【植物形态】杜松,又名:崩松、棒儿松、刺柏。灌木或乔木,高达10米余。树皮暗灰褐…

  • 光明盐

    光明盐(《唐本草》) 【异名】石盐(《唐本草》),圣石(《蜀本草》),水晶盐(《纲目》)。 【来源】为天然的食盐结晶。 【采集】全年可采,采得后刮净外面杂质即可。 【药材】多呈不规…

  • 虎耳草_虎耳草的禁忌_虎耳草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金丝荷叶、丝棉吊梅、耳聋草、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

  • 麻蕡

    麻蕡(《本经》) 【异名】麻勃(《本经》),麻蓝、青羊、青葛(《吴普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

  • 大巢菜_大巢菜的主治疾病_大巢菜的种子能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薇、垂水、薇菜、巢菜、野豌豆、野麻豌、箭筈豌豆、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苕子、马豆草、肥田草麦豆藤 性味:味甘;辛;性寒 功能主治:益肾;利水…

  • 川乌

    【中文名】:川乌【类别】:根类【英文名】:AconiteRoot【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

  • 糖茶藨

    糖茶藨(《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色果策尔玛买巴(藏名)。 【来源】为虎耳草种植物糖茶藨茎枝的内层皮或果实。 【植物形态】糖茶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小枝暗红褐色,光滑…

  • 乌榄仁

    乌榄仁(《纲目》)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种仁。植物形态详"乌榄"条。 【采集】8~9月,果熟时采取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仁。 【性味】《纲目拾遗》:"甘淡。" 【功用主…

  • 大麦秸

    大麦秸(《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植物形态详"大麦"条。 【药理】大麦秸中,含有多糖成分,初步动物试验,具有抗癌作用。 【性味】味甘苦,性温,无毒。 【…

  • 小二仙草

    小二仙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豆瓣草、女儿红、沙生草(《四川中药志》),水豆瓣、豆瓣菜(《贵州草药》)。 【来源】为小二仙草科植物小二仙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二仙草多年…